糊涂,你当那些大匠都是猪呀!

    嘉正帝呵斥一声,无奈的拍脑门道:朕也真是服你了,连火器制造你都会,还有什么你不会的。

    贾蔷一听这话,顿时臭屁满天道:陛下您还别说,臣脑瓜子可好用,这次过后,臣再看看火炮去,保证弄出厉害的来。

    贾蔷前脚刚走,嘉正帝后脚就叫来了皇二子赵处弼道:后天册封大典后,你就是太子了,可想过如何笼络人心,特别是哪些日后能保住你江山社稷的大臣?

    赵处弼沉吟一下道:回父皇,儿臣觉得为君之道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不比特别对谁笼络,亦不必特别厌恶谁,唯看其所为再定赏罚。

    嘉正帝静静地看着他,看得他开始心慌了才叹息一声道:这是大道理,谁都会说,可除了圣人外,人人皆有私心,做不到无偏无党,更别提王道荡荡,这就需要你有慧眼识人外,再加容人的心胸,才能坐稳这位置,江山永固。

    赵处弼连忙称是,沉思一下后请教道:父皇可有建议,儿臣一定好好学,以期不负父皇期望。

    嘉正帝踱了几圈后停下,转身问道:皇儿对大吴的勋贵有何看法?

    赵处弼一听问这,马上精神起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该清理他们了,特别是四王八公之后,日益骄奢淫逸,甚至对抗皇权,是可忍孰不可忍。

    嘉正帝淡淡的哦了一声,悠悠问一句道:没有一家能入你的眼吗?

    是,父皇。儿臣觉得他们每一家都恶事做尽,卖官鬻爵,包揽诉讼,搜刮民财,已经到了罄竹难书之地步,不清理,无以对百姓之望。

    嘉正帝脸色渐渐变了,阴沉下来盯着他,寒声问道:汝想让太祖太宗言而无信,指责朕生了个好儿子继承皇位吗?

    赵处弼浑身颤抖,扑通一声跪下:儿臣万死!儿臣不敢不孝,但儿臣并未冤枉他们啊!

    混账东西!朕让你读书不是让你一切听儒生的话,修齐治平历朝历代帝皇没读过吗?水至清则无鱼,这道理难道还要朕告诉你!

    儿臣儿臣

    赵处弼战战兢兢的说不出话来,这马上要当太子了,要是这时候被皇帝嫌弃,那还如何当太子啊。

    嘉正帝是恨铁不成钢,当然不是要换太子。

    盯着他看着,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我大吴太祖结合大宋和大明优点,经商充实国库,尚待勋贵,让其与国同休,你记住,这两点要是忘了,大吴也离死不远了。

    儿臣记下了!

    赵处弼连忙磕头,嘉正帝摇头道:你嘴上说记下,其实一点没记住。

    儿臣不敢!

    起来吧,是朕心急了,以后要跟你说说为君之道,现在先跟你说说勋贵之事吧。

    嘉正帝也很无奈,每个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恐怕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子不类父,这是帝皇最不可避免的事,谁让王朝越是时间久了,继承人越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

    赵处弼这会儿乖巧极了,亦步亦趋的跟着皇帝身后,等他坐下,赶紧的亲自倒茶奉上,然后垂手站着。

    大吴勋贵几乎都是太祖太宗时册封的,其中最显赫的四王八公,降等袭爵直至子爵不再降级,这是祖宗为了笼络他们而定下的。为何不学大宋降级到无爵位?

    嘉正帝说着问道,抬眼看向他。

    赵处弼这回真的认真思考了,沉思了一会儿试探说道:这跟前明也不一样,明朝是不降等级的多,但又有点相同,那就是勋贵依然还是勋贵,不会成为平民,父皇起先说过与国同休,应该是为了这吧?

    不错,有长进了。

    嘉正帝赞许一声说:不降等级,一代代恩荫下去,朝廷负担会越来越重,不取消他们爵位,他们才会跟皇室一体,你看看大明朝就知道,灭国之战,几乎没有勋贵投降,即使他们早就成了纨绔,可还是情愿战死也不投降,因为他们知道,大明在,他们才有富贵,大明亡,他们什么都没了。

    赵处弼身为皇子,自然注重史书,明朝反抗最激烈的,正是太监和勋贵,北京城破之时,几乎所有太监和勋贵都选择战死。

    当然,那些因为女儿嫁给皇帝被册封的贵族不算,真正的勋贵是指开国和靖难中册封的贵族。

    父皇的意思是,咱们要学大明,不动这些勋贵是吗?

    沉思了一会儿,赵处弼问道。

    嘉正帝微微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学东西不能照搬,大吴的勋贵不是不能动,是要有选择的动。

    何谓有选择?

    随着父子两说话的深入,赵处弼也渐渐放开,不再那么心惊胆战。

    嘉正帝沉吟道:划一条底线,造反诛族,参与皇权争夺、视情况而抄家、夺爵,其余的犯罪,追究所犯之人就可以了。

    这话赵处弼听出来了,嘉正帝把抄家和夺爵分开说,就是说抄家不一定要夺爵,这个跟明朝就一样了。

    朱元璋诛杀了那么多功臣,其实没有夺走他们家的爵位,还是替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之我是大魔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香阁大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香阁大哥并收藏红楼之我是大魔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