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这是避重就轻,把罪名推到王夫人身上最好,内宅妇人不知国法,皇帝最有可能从轻发落。

    嘉正帝显然还没收到锦衣府的报告,听到这话都愣了一下,狐疑的望着他。

    他这时候乖巧的很,头都没抬起来,跪在那没看皇帝呢。

    静默了好一会儿,嘉正帝踱着步的声响才响起。

    起来吧,让贾政明日自己进宫请罪,上缴财物,朕只原谅他这一回,再有下次,朕决不饶恕,就一个治家无方就够剥了他的官服。

    贾蔷终于听到这好消息了,赶紧的连磕三个响头,嘉正帝叹了口气说:你倒是有情有义,为他们家的破事伏低做小。

    他连忙回答:还不是皇上行仁孝,臣自当跟紧皇上才是忠臣。

    嘉正帝知道他这话是拍马屁,但也没生气,这种话每天听的多了,呵呵一笑道:行了,快走吧,难不成还要朕留你吃饭。

    贾蔷这才想起来,自己晚饭还没吃,顿时苦着脸捂住肚子叹气道:臣真是劳碌命,这还要赶回家吃饭。

    他这样子惹的嘉正帝哈哈大笑,心情也好了很多,本来还想教训一顿贾政的心思也淡了。

    回到家的贾蔷,狼吞虎咽的吃完,赶紧的往隔壁去,结果贾政在荣禧堂那等自己。

    他一听就知道,这老头怕是把这事跟老太太说了,才会在那等消息。

    果然,他一进去,老太太就焦急的问:事情怎么样了,皇上能答应吗?

    贾蔷嗔怪的望一眼贾政,心说这老头真是不冷静啊,事情没定局之前,怎能跟老太太说呢,万一被下人听到,那不是满府皆知了。

    老祖宗没事了,皇上让二老爷明日进宫请罪,上缴财物这事就算了,说是下不为例。

    老太太整个人顿时软了,瘫坐下后懊悔的说:这事怪我,是我把事情看简单了,没想到他们家是钦犯,锦衣府的人会盯着他家下人的。

    贾政庆幸不已,就连贾赦那傻大胆,这回也坐在那不敢吭声,更勿论邢夫人和王夫人了。

    第二天贾政进宫请罪,出来后轻松多了,荣国府那边这才完全放下心,安心的准备过中秋节。

    到了中秋这天自然是休沐日,贾蔷先带着宁国府的人上宗祠祭拜过祖宗后,在带着妻妾、尤氏去往荣国府过节。

    这其实不算规矩,而是习惯使然,自打贾珍起就是这样,过年在自己家,过节去荣国府,皆因有个老太太在。

    喜欢热闹的老太太,是两府最大辈分的长辈,贾珍作为侄孙不敢不听,渐渐地变成习惯了。

    贾蔷没想改这习惯,两府连在一起没那必要故意疏远,再说古人过节讲究个热闹,热闹才有喜庆气氛,人少了哪还热闹的起来。

    下人们是不可能跟主人同桌的,宁国府人太少,贾珍在时也不过是他父子两,加上两媳妇和几个侍妾。

    贾蔷就更少了,独苗苗一个,不去那边过节,难道跟妻妾们开无遮拦大会啊。

    当然,晚饭还是在自己家吃的,过节可不是吃晚饭就了事了,有钱人家过节,注重的是饭后的节目。

    华灯初上,贾蔷一家吃晚饭,就来到荣国府,先去荣禧堂拜见了老太太,问候两位老爷后,一起去了大观园。

    嘉荫堂前月台上,邢夫人和王夫人领着女眷在那等候,中秋拜月的习俗由来已久,这是女眷的事。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传统,老太太领衔,带着家中女眷焚香拜月,贾蔷等男人在月台下看着。

    赏月还是山上好,咱们上山去玩吧。

    老太太今晚兴致很高,嘉荫堂后面就是凸碧山庄,建在园中的大主山上,宁荣两府都有山,不是假山,而是把山脉圈进自家房子,依山形山势建造府邸。

    区别只是宁国府里面的山脉更大,当然都不是险峻高山,应该是神都外西山的余脉,零散的山峰罢了。

    凸碧山庄这座山路,不过百余步就到了山脊上,这是一座敞厅式建筑,厅前也有个大平台。

    早有仆人收拾清楚,在平台上摆下桌椅,设下围屏,一家子围坐着开始击鼓传花。

    因为王夫人、王熙凤都是没读书的,故而今晚的击鼓传花,就不能用诗词了,不然玩的不尽兴。

    老太太自然知道自家人的事,提出输的的人讲故事,但必须是笑话,还要能逗乐别人的才行。

    贾蔷一听讲笑话,暗地里就嘿嘿奸笑了,后世太多这种笑话了,随便找几个今晚自己就过关了。

    贾政第一个被叫停,花刚到手鼓声就止住,只好站起来讲了个笑话,还别说,他这笑话讲的还挺有水平。

    第二个轮到贾赦,贾蔷一看就知道这里有内幕,恐怕是号令的人故意的,今晚难得这两兄弟在这,平时可不敢让他两讲故事。

    贾赦著名的人心都是长偏的故事出炉了,说的老太太都不好意思生气。

    自己的确偏心啊,儿子辈的偏心小儿子,孙子辈还是偏心小儿子的儿子,作为嫡长子的长房,竟然连管家权利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之我是大魔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墨香阁大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香阁大哥并收藏红楼之我是大魔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