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完成之后,要对陶胎进行拍打滚压,才能使泥条相互黏合得更加紧密牢固。

    在仰韶文化中,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在一些陶器口沿留有轮旋的痕迹。

    大地湾、王家阴洼等遗址出土的陶罐、葫芦瓶,底部出现修整时产生的正心涡纹,都足以证明慢轮的存在。

    正心涡纹是将坯体倒扣在陶轮上,用工具从中央往边缘修整器底时,逐渐移动而产生的纹理。

    它不同于快轮制陶分割器底时,所产生的偏心涡纹。

    虽然尚未发现陶轮,但在大地湾却发现了从仰韶早期,到晚期成系列的制陶转盘。

    转盘为夹砂陶,既厚且重,直径大多30余厘米。

    早期转盘中部隆起为一平整的工作台面,晚期转盘则在盘中央倒扣一陶盆。

    仰韶晚期的一套器物,出土时就正好表现了制作中的情形。

    陶盆倒扣在转盘上,转盘中间有一圈凸起的圆形泥棱,正好将盆固定于转盘之内。

    操作时转盘置放于陶轮之上,直径15厘米的陶盆底部,则成为盘筑陶坯的工作台面。

    有的转盘内部,还刻有许多以正中为圆心的同心圆。

    借此可将陶器圆形口腹部及底部,制作得更为规整。

    有的转盘边缘部位有多个小孔,以便排出盘内制陶时流出的过多泥浆。

    这套制陶工具及其细部精巧的构想,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有着聪明的才智与丰富的创造力。

    还有,在秦安、甘谷一带,有些村民仍然使用慢轮。

    一般先挖一个地坑,坑内埋设转轴,陶轮用草泥制成,置放时与坑口齐平。

    制作时用脚蹬踩陶轮,使轮转动。

    因无其他动力,陶轮只能慢速旋转,陶轮中部再加置一泥质工作台。

    从这种设备及工作场景中,似乎可以捕捉到几千年前先民们制陶的信息。

    彩陶的繁荣与制陶工艺水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快轮兴起后,彩陶迅速衰落。

    经研究发现,凡具有彩陶制作传统的古代文化,其制陶工艺必然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

    掌握和使用了快轮制陶术后,彩陶工艺便很快随之消亡。

    甘省彩陶直至辛店、沙井文化,仍然使用泥条筑成法制作。

    疆省彩陶结束得更晚,是因为至汉代才传人了快轮制陶。

    我国西北地区,彩陶生产之所以到了青铜时代依然十分发达,其重要缘故就是未能掌握快轮制陶的方法。

    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甘省彩陶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这些其实都算是边疆,或者说是少数民族的特色陶器。

    那么中原地区有没有好的陶器?在古代也肯定是有的,而且发展出来的文明更加璀璨。

    比如位于淮河中游的界首,这里历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

    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不断创造着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着精美的民间艺术。

    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技艺,散发著泥土的芬芳,繁华般点缀着农家小院。

    尤其是界首彩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陶器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勤劳、聪慧的先民以土为材,挖穴为窑,烧制出精美的低温彩陶。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

    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彩明丽,集实用、美感于一体。

    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断。

    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

    至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阳洛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随之问世。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的三彩刻画陶。

    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

    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

    他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

    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

    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

    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

    也就是因为这个,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

    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

    所以,铜粉就成了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

    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的系统不正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疯神狂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神狂想并收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