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使司,给朝廷纳啥,纳粮、纳银还是纳马?”

    刘承宗愣了愣,抬手指着陈师文,对他点了点头。

    沉吟片刻,他说:“你问住我了。”

    刘承宗不知道该如何告诉这个小土司,爷啥都不纳,而且以后都不打算纳。

    但陈师文还挺为刘承宗考虑:“朝廷还没说吧,等将军开垦出土地,到时候要跟朝廷好好说说收成少的事,如果不纳太多,外边也能活人。”

    刘承宗很认真道:“那我想我是开垦不出土地了。”

    陈师文只当他开玩笑,笑了笑道:“不过将军若想挣个辛苦钱,我倒是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

    “将军能当个大宗运货商,西宁的队伍难出去,海贼的队伍进不来,通过小股番子确实有些走私,但都不大。”

    陈师文听上去早就想干这事了,只是苦于自己势力太小:“将军能自由出入关口,若在西海站稳脚跟。”

    “青海的盐、羊毛、皮料、矿产,内地商货,俱可一手操办,尤其是羊毛,我弟弟去过外面的寺庙。”

    陈师文满面心疼道:“他说往深了走,那海鞑子把羊毛要么丢弃荒野任其腐坏,要么被番子掺沙沤粪,都废了。”

    刘承宗寻思这不对啊,蒙古人也不会说把这东西都扔掉:“他们不织?”

    “织,少数织褐擀毡,但海贼谁家缺羊毛?何况俱为手织成色低劣,他们也不需买卖,不如沤粪或烧了取暖。”

    陈师文面带兴奋,抬起两根手指道:“将军试想,青海羊毛往少了算,年产五十万斤,一斤两钱,这可就是二十万两的大买卖。”

    刘承宗觉得这个有搞头,不过不仅仅是羊毛,他有一批来自内地的工匠,不少人过去在韩王府侍奉宗室,手艺说是数一数二也不为过。

    他们完全可以把牧区的所有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售,既能出售汉地,还能卖回给牧民,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利益来绑定一些人。

    利益比血统还靠得住。

    何况河湟谷地五十万人,本来就是个大市场。

    刘承宗问道:“既然你有这想法,为何你不做呢?哪怕一点点做都行,比如走私。”

    “我也想啊!可我没股本。”

    陈师文摇头苦笑拍大腿:“我只从父亲那继承到土司,但没继承钱,我们这边寺庙的施主,死后大多会把财产捐给寺庙,我父亲就是其中之一,捐到李土司家的庙里了。”

    “将军是不知道,土司不好干呐。”

    “我们的田地只有三个来源,一是前朝保留,二是朝廷赏赐,三,三是抢……所以我的地,快被抢光了。”

    就在刘承宗以为,陈师文专门早早来见自己,是为了找投资人一块干走私时,他看见陈师文一扫颓唐,第一次张开两手,仿佛美好生活近在眼前。

    “所以我希望以后将军成事,能给我家盖一座大大的寺庙,让我三弟当庙主,请来雪山上顶好的禅师,让西宁所有人死了都把财产捐给我们家!”

    这家伙根本没想在走私生意里掺一脚,人家想的是千秋万代的大买卖。

    那只羊羔子已经被烤得滋滋冒油,刘承宗上前拽住羊腿又松开,有点烫手,他垫了块净布,一刀一刀让骨肉分离。

    “让你弟弟过来吧,别人给我金银珠宝我没要,但你把羊羔子带给我,我还你一条羊腿。”

    说着,他把一条羊腿解下,递给陈师文,随手把刀子甩着扎在树桩上,指着小土司笑道:“但你以后都有羊腿吃了。”

    -

    注:

    西宁人口参考《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

    土司部分参考《李土司家族制度研究》

    青海商业结构、丢弃羊毛参考《明清青海商铺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

章节目录

顽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夺鹿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夺鹿侯并收藏顽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