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君此举,尽显包容天下之胸襟,必将名垂青史,为后世万代所颂扬。普天下的修士,必将感念您的浩荡恩德……”顾旭话音未落,洛川已习惯性地奉上一番恭维之词。

    此时,洛川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几千年前的情景:年轻时的帝君游历于灵霄界,向途中遇到的受限于血脉的普通修行者们无私传授星象命运之道。

    几千年来,帝君的初心似乎一如既往未曾改变。

    他似乎依旧和过去一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世间人人如龙”的崇高理想。

    洛川很清楚,帝君愿意分享在“清都令”上的这些经验,具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帝君曾是第八境巅峰的强者,对于世间的万千道法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能够一眼看穿表象,直达本质。

    当他将这些深奥复杂的道法符篆,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给世人时,无疑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为众人打开了一扇能够更上一层楼的大门。

    随后,洛川话锋一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帝君您应当知晓,想要将‘清都令’的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绝非易事。

    “‘清都令’目前的运作,主要是依赖于驱魔司总部内的一座小型阵法。这座阵法由老臣和王坚共同负责维护,它能够储存海量的信息,并对修行者间的战斗进行推演。

    “即便是将紫府军的规模扩大到数百人,这阵法也能轻松支撑,绰绰有余。

    “然而,若要让全国修士都使用上‘清都令’,那么这座阵法的推演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远远不够用了。”

    顾旭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如果给这阵法投入更多资源,让更多的修士一起来维持它,那么能不能增强它的推演能力?

    “我不奢求它一来就能服务于全国的修士,可以尝试从一两座城市开始,再慢慢地扩大范围。”

    “帝君的想法,确实可行。但要维持这座阵法,对修行者在符阵之道方面的造诣要求甚高,”洛川道,“只有那些已经登堂入室的符师,才能担当此任。”

    “符师啊,我最近正好招募了一批,现在应该都已经在龙门书院了,”顾旭笑了笑说道,“等过完年后,或许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一起尝试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顾旭登基后,自然对龙门书院——这座大荒修行者的顶尖学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

    曾经任人唯亲、受贿敛财的前院长李政已被罢免。

    目前,院长一职暂由王坚代理。

    顾旭还进一步扩大了书院的规模,并从全国各地招募了更多的教习与学子,特别是那些天赋不错却资源匮乏的平民学子。

    他在沂水县驱魔司衙门的经历,让他对这些底层修行者所遭遇的种种困境深有感触。

    对于出身显贵的子弟来说,龙门书院不过是锦上添花;然而,对于这些修行者来说,一旦有机会进入这个平台,他们便有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外,他还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小有名气的符师聚集到书院。

    顾旭身为一名符道宗师,虽然擅长改进各类符篆,但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且身为一国之君,他不可能再像个普通符师一样,将全部精力投入符道研究之中。

    所以,他将推动大荒符道发展与革新的重任交付给了这些符师们。

    他坚信,在未来的那场战争中,符篆阵法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如此甚好,”洛川说道,随后又拍起了顾旭的马屁,“帝君真是思虑周全、未雨绸缪,您的远见卓识,实在是我等臣子……”

    顾旭轻轻摆手,打断了他滔滔不绝的奉承话。

    “另外,姜照月还告诉我,她不久后能借助夜皇的‘秘密’权柄,帮我送一批人去灵霄界,”他认真道,“我希望这些人能在灵霄界深入搜集情报,广泛打探各方消息,研习高深道法,并寻求可能的盟友。因此,文昌,我需要你协助我考虑一下合适的人选。”

    话音一落,洛川便迫不及待地请命:“帝君,老臣愿意亲自前往灵霄界,肩负起这项重任。

    “老臣自当初在灵霄界时便开始追随您,时至今日,若论对那里的了解,整个大荒之内,恐怕无人能出臣之右。”

    听到这话,顾旭沉声回应道:“文昌,你的忠诚和决心,我已然领会。然而此行危机四伏,你是大夏的中流砥柱,我岂能轻易让你身陷险境。大夏政权的稳固与昌盛,离不开你的辅佐与筹谋。

    “再说,你方才所言,也不尽然。在大荒之中,或许还有一人,比你更谙熟灵霄界的情况。”

    “帝君所指,莫非是躺在奉天殿广场上的那银龙?”洛川抬头询问道。

    “不,她是龙,不是人,”顾旭淡淡笑了笑,轻指自己心口,“是朕。”

    “这如何使得?”洛川闻言大惊,脱口而出,“帝君啊,您可是万金之躯,尊贵无比,身为一国之主,肩负着整个大荒的兴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长生从斩妖除魔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布丁三分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丁三分甜并收藏长生从斩妖除魔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