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首部科幻电影(第四更)

    其实晓雨科技公司各车间已经在量产特丽珑一代彩色电视机了。

    就是每日的产量实在太低。

    整个晓雨科技工厂全部车间加起来,加班加点的2小时生产,每天的产量也就一千台不到。

    实在太少了。

    之前何雨柱想到过找同盟无线协会的其他各地的无线电厂。

    给他们派技术员,给他们下订单。

    让全国几家最大的无线电厂帮着晓雨科技生产特丽珑一代彩电。

    但是问题就是那些无线电厂都是国营单位。到时候,卖电视的收入根本无法收回。

    晓雨科技可不能做慈shan家,出人出力出机器,然后一分钱不赚。

    现在晓雨科技已经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了。

    不再是以前的大锅饭单位。

    比如之前的盘古收音机赚多赚少,无所谓。

    只要盘11古收音机销量上去就行了。

    何雨柱目前能想到的只有继续扩建工厂。

    而扩建工厂需要场地和资金。

    资金方面。

    晓雨科技靠着盘古收音机赚了不少钱。

    这年月,地皮和物价都不贵。

    倒是能够负担。

    问题就是拿地的资格。

    现在大前辈给何雨柱保证了。

    何雨柱没有跟大前辈客气,直接跟大前辈说了目前公司的困境。

    大前辈听了之后,二话不说,直接给何雨柱打了批条。

    给何雨柱批了一大块地。

    而且大前辈还请示了一番,得到的回复是何雨柱能够收编京城其他几家无线电厂。

    也就是说之前京城其他四家无线电厂都可以并入到晓雨科技公司之中。

    但条件就是何雨柱只能回收40%的股份。

    其他60%的股份还是国有。

    就这样,何雨柱短时间内整合了京城其他无线电厂。

    并且是开始着手修建全新的工厂。

    对于这个全新的工厂,何雨柱是有要求的。

    一切都按照何雨柱后世见过的大型电子厂的布局来建造。

    何雨柱的目标是建造一个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型的工厂。

    华夏就这点好。

    最不缺的就是人。

    廉价的劳动力是华夏工厂巨大的优势。

    何雨柱必须利用起来。

    目前晓雨科技在京城名气都不算很大。

    大家知道盘古收音机,都知道是国营京城无线电厂生产的。

    至于晓雨科技。

    没人知道。

    何雨柱要打响晓雨科技,第一步就是要把特丽珑一代彩电推出市场。

    虽然目前特丽珑彩色电视机的产能还远远不够。

    经过一个月的备货,晓雨科技整合京城所有无线电厂后,才配货了十五万台特丽珑一代彩电。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人还不够熟练。

    良品率不够高。

    十五万台看上去比较多。

    事实上在何雨柱前世,八十年代的华夏年产量就超过霓虹,成为世界第一了。

    一年产量两千万台。

    当今华夏的市场说是世界最大不为过,毕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十五万台是绝对不够的。

    但何雨柱已经等不下去了,必须开发布会了。

    要是再等下去,说不定索尼的盛田昭夫就带着实验团队把特丽珑技术给研究出来了。

    那到时候没有了先发。

    那谁是专利,谁是山寨,就说不清了。

    和上次发布盘古收音机不同。

    何雨柱这次特丽珑的发布会,无论是哪个方面比当初都好太多。

    先说宣传。

    宣传上,上次盘古一号发布是京城各家报刊造势。

    这一次何雨柱直接让科幻世界飞封面宣传特丽珑一代彩电发布会。

    而且这次何雨柱又整了新活。

    除了厨王争霸赛的综艺节目,何雨柱还专门花重金和各种关系让电影制品厂制作了一部科幻电影。

    没错。

    华夏首部科幻电影诞生了。

    《人工智能》。

    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来拍摄华夏首部科幻电影。

    因为人工智能的特效不用特别厉害,重要的还是演员的演技。

    这一期科幻世界飞杂志的封面直接就是《人工智能》主演和电影里的画面截图。

    下面配合上的三行金色大字。

    【特丽珑一代彩色电视机发布会:10月10日】

    【特丽珑给了我彩色的眼睛,让我能看到光明】

    【随机附送华夏首部科幻电影《人工智能》】

    何雨柱用华夏首部科幻电影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四合院:签到99天,回到大院就是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叫说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叫说书人并收藏四合院:签到99天,回到大院就是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