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衣食住行,这些行业大多是由招商集团与后勤集团垄断,梁川打算在这上面作文章,只要大家吃的用的住的都必须从公家处获得,那就只能依赖在公家,工分便一直能沿续下去!

    衣食住行还是小需求,真正大的需求,是医疗教育这些方面!

    教育在岛上的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而且岛上与中原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岛上没有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就是封建时代的糟粕吗?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傻蛋!

    隋朝为什么能被评为华夏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就是他们创造性地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只能依靠门阀出身来晋仕的制度,让毫无出路的平民学子也有报效国家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虽然这套制度在唐代还是扯淡,大部分的权贵依旧可以通过操作牢牢地掌握着各种权力,但是大部分人已经看到了那黑暗中的一丝希望。

    天门已开,却未大开!

    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唐乱依旧是那人问题,底层的士子宁愿支持安氏史氏等乱臣,让他们来打破这个制度,为自己正争找出路,所以安史之乱在两个带头大哥死后几十年,依旧得不到解决,而是让宋朝给完结,就是因为赵官的官人们他们与士大夫共天下,读书人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

    梁川现在可以立足,那是因为他得到了岛上最大的两股势力的支持,一是商人,二是农民。读书人在岛上还没有出头的机会,梁川更没有给他们出头的机会,但是这样的问题同样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飞跃,当百姓的衣食温饱问题被解决之后,他们便会开始寻求精神方面的解放。。

    社会的转型便开始了!

    社会的发展是压不住的,民智会开,把老百姓当成牛马,最后只会自己被时代淘汰。

    梁川可能看不到那个时代了,人的生命太短,于史如鸿驹过隙,渺小得如同瀚海中的砂粒,他不可能长生不死,也不可能永远霸着这个‘东家’的位置!

    夷州岛东主的这个位置,将来有一天他可能交给自己的儿子,或是交给梁家军当中更加出色的人也不一定,历史一次次地证明,任何想永世代代的人都会被历史抛弃,梁川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能过得好一点,这日子便不错了!

    只有强大的家族,没有强大的王朝。。

    老朱家够强吧,爱新觉罗家家教够好吧,依旧守不住这江山,能好一年算一年吧,也不强求。

    不过,这已经是非常苛刻的要求了!

    与其让民智自己开,不如梁川自己引导一把!

    科举不是糟粕,相反,科举是一把利器,一把强国的神兵!

    只是看什么人拿着这把剑,把这武器用在何处,神剑斩向黑暗的话,便能迎来黎明,要是斩向黎民的话,那就让百姓永远翻身之日!

    岛上现在基层组织架构是实行后世的基层自治制度,但是这样的制度也需要以人为基础,这些人要从哪里来,只能从百姓当中来!

    梁川第一批选用的人虽然名义是当地的百姓选出来的,但是梁川自己都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就是与自己最亲近的那一批人!

    街道里在的人现在有得选吗?他们连决择的机会也不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军队被关中与凤山的成管大队把持,土地怎么分梁家人说了算,看病也是黑十字会的人来,岛上的人谁敢自己跟梁家人说一个不字,除非他们不想要地不想要看病了!

    这样的操作能让自己很好地管理,但是问题也太粗了!如果还是这样的选举制度,那以后优秀的人才依旧无法掌握管理社会的机会,等他们的力量攒够了,他们便会出来反抗了!

    工分下一步要用在何处,自然是用在教育这一项制度上!

    管理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教育来管理,只要主流的思想是与自己一致的,那管理便方便了!

    矿上。

    张英回到家中,把几十斤的粮食与钱放到张王氏跟前。

    ‘粮食有了,接下来咱们都不用愁了!’

    张王氏把张英那口装谷子的粮袋打开,粮食的香味扑面而来,都是没有脱粒的新米谷子,一大袋,足有数十斤!

    张王氏早已将饭下锅,可是也是最后一顿,这一餐之后,一家人便无余粮,又得向他家再次借粮,否则便得挨饥饿之苦!

    ‘这。。这么多。。真是今天矿上发的!’

    张英眼中饱含精光,兴奋地道:‘是,矿上这次发的粮就算咱们这些新来的落魄户最少了,其他那些在矿上早来的,分的都是上百斤的粮食!’

    张王氏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多。。那不是一个月都吃不完。。’

    张英嗯了一声,以前担忧害怕的神色再也看不见,脸上早就是坚定的神色!

    ‘以后你下锅,可不敢再分两锅煮了,给我吃干的,再与表儿你们二人自己喝稀的,我哪里不知道,就是怕我没力气,就是为了省那一点粮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荡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贼大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贼大胆并收藏荡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