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求求你们,别再逼我们了!(4更求全订)===

    【】几人登上仲秋的座驾牧马人,驱车沿着毛坯公路下山,前往丰收镇,丰收县的第一镇。

    刘家村就是属于丰收镇其中一个村子。

    只是从眼下的情况看来,确实应了那句话,叫丰收的不一定丰收,叫富贵的大多数都很贫穷。

    两个多小时左右,汽车来到镇上。

    这座小镇的规模,跟平地镇差不多,常住人口大约两三万而已。

    镇上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完全看不到任何新时代的建筑楼,仅有的几栋五层小楼,还是九十年代的建筑成果,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镇上也没有大型超市,只有几家经营部,比小卖部的规模大一点。

    整个镇上,只有一家破旧的宾馆,平时也没有什么人住。

    饭馆也只有一家,名叫丰收饭店的小餐馆。

    然后是两三家卖米粉的早餐店,剩下的,就是买辣条零食,或者书本作业的小店铺了。

    卖菜的摊子几乎看不到,因为每家每户都有菜地自己种菜,哪怕是镇上的居民也是一样。

    再剩下的,就是几个油炸土豆的小摊贩,在没有住校的学生们放学回家时,运气好的话赚上十几二十块钱。

    一个镇街上的情况,平时就是这样。

    简陋而朴素,在基本食物方面,大多数自给自足。

    如果不是最近刘家村大兴建设,几年都不会有一个外乡人来到镇上。

    最近多了一些经常采购的人,运输车辆也经常路过。

    所以,最近几天,商贩多了一点点,卖蔬菜的摊子也多了一些。

    经过打听,林灿几人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因为外地人的身影逐渐多了一些,才开始出来摆摊做生意的。

    看来,大家都不傻,只是缺乏机会与环境所迫而已。

    如果要说经济来往的时候,每个月都有六天。

    整个南疆市的乡镇,包括县城都是这样,六天按地名顺序赶集一次。

    每隔六天,各个村民,小贩,就会集中在镇上,进行交易。

    村民们贩卖粮食,药材,拿到钱换取一些油盐米,或者其他生活物资。

    这个当地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十上百年。

    林灿几人步行在镇街上逛了一圈,了解了大致的情况。

    看到他们几个外乡人,镇上的居民都投来好奇的眼神。

    一些年轻认识林灿的居民,还会热情地打招呼。

    下午时分,几人开车来到距离镇上三分钟车程的丰收镇小学。

    今天,恰好是周五。

    学生们已经参加完降旗仪式,各回各家。

    这些学生大多数都穿着寒酸,看起来面黄肌瘦,长期营养不足导致他们身材瘦弱,唯一的优点就是都是天真烂漫的孩童,许多孩子的眼里都有着灵气。

    “正好,学生们放学了,我们可以到学校里参观一下。”

    冉溪看着孩子们,总有一股亲切的感觉,整个人的气质更柔和了几分。

    走到学校门口,一座陈旧的一层平房小学,出现在几人面前。

    这所镇小学的规模比平地村那个村级别的小学大了很多。

    只是,年代久远,显得陈旧不已。

    学校甚至没有门卫,只有一个看门的中年大叔。

    林灿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对方立刻就得知,他是即将捐赠重修镇小学的好心人,毫无意义地把他们引进去。

    最后,校长以及一些骨干教师也得知了此时,大家兴奋不已,热情地带着林灿几人参观了学校,了解了一个大致的情况。

    最后,林灿委婉地拒绝了教职工们的晚餐邀请,走出学校,就此分开。

    “求求你们,你们别再逼我们了!”

    就在几人准备上车的时候,突然听到学校拐角处的泥土马路边上,传来一阵尖叫。

    七八名小学生,正围着两三名学生,一脸横气。

    这七八名小学生里,很明显以个子最大的那个学生为主,其他人都是小弟的角色,这几个孩子穿着看起来比受欺负的三个孩子要好许多,看样子应该是镇上的孩子。

    而被他们团团包围,靠在学校围墙墙壁上的三名孩子,穿着寒酸,小脚丫子都从破-鞋里露了出来,一看就是更加贫苦的村里孩子.. .........

    “刘成器?”林灿看一眼三个被欺负的男孩子里,竟然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人。

    刘成器。

    那个刘家村牧童的小男孩,每周末都会翻山越岭走上十几个小时,深夜十二点才回到家的学生。

    宁静几人对视一眼,小声地把他们第一次来刘家村,看到牧童刘成器,以及林灿当时鼓励他,对他说的话,这些经历,小声告诉冉溪。

    而此时,八名镇上学生欺负三名村里学生的画面,越演越烈。

    “刘成器,说,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慈善:太阳也黑不了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璀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璀璨并收藏慈善:太阳也黑不了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