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没有名字,不知显奕能否帮我起一个?”说完,一双大眼睛明亮的注视着袁熙。

    袁熙心里“嘿嘿”一阵干笑,明知蔡琰此举不无试探之意,却不得不接,否则可人儿必定会小瞧自己。沉吟良久。

    袁熙扬声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如此曲名为《秋鹤吟》,不知昭姬你满意吗?”

    就在袁熙念出刘禹锡这首诗句时,蔡琰的双眼不由一亮,旋即被整首诗的意境渲染的目现迷离,似乎没有听见袁熙问话般。

    浅浅低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道碧霄……到碧霄……”半晌才惊觉袁熙还在一脸笑意的等着她的回答,不好意思的俏声道“昭姬失态了。显奕真是好才思呢。”

    望着她热切的目光,袁熙脸微微一红,心底暗暗说道“老刘,对不起啦,事急从权,在下只好盗用您的版权了。”

    袁熙却故作惊讶道“这是方才被昭姬你琴音所引,心有所感下,妙手偶得。”

    袁熙一阵汗颜,口中却谦逊道“哪里,昭姬的琴音才是天籁,经此一曲,我恐怕是离不开昭姬你的琴音了。”

    有了蔡琰的陪伴,袁熙日子过的滋味了许多,蔡琰学识渊博,许多典故张口就来,比起面目可憎的枯燥书简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大增袁熙学习的兴趣;

    而袁熙却是不拘成法,许多想法令她感觉匪夷所思却又内含至理,大婚前夕他们的关系也随着相处日子的增加而日渐亲密起来。

    只是后世名家大作却不知被他盗用多少,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谁叫象蔡琰这样的极赋才华的女子就吃这一套呢。

    汉建安四年(公元一九八年)冬,腊日。

    虽然河北大地一片白雪皑皑,但邺城大将军府上张灯结彩,一片乐融融的喜气。

    这年九月,刁秀儿诞下一女婴,取名袁姚。次月,唐姬诞下另一名女婴,取名袁瑶。这是袁熙亲自选的名字,袁姚小名大虎,袁瑶小名小虎,按照袁熙的意思,虎父怎能有犬女,不过刁秀儿和唐姬大为不满,其他几女看到刁秀儿和唐姬也是充满了羡慕。

    子嗣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尤为重要,直到这时世人才真正将袁熙看成建立家室之人。

    而袁熙的后宫之争,也以刁秀儿和唐姬产女暂告一个段落。

    高月、刘妍、甄宓都是正妻如果他们的孩子那是嫡子,而其他女人的孩子都是庶出,当刁秀儿和唐姬产女后,她们也算松了口气,出生在这样显赫的家庭,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腊日已是十二月,这天袁家举办筵席,当然不是为了庆贺两个孩子满月。按照汉代习俗,刁秀儿和唐姬诞下子嗣,袁熙的孝期也就宣告结束。

    因为战事和袁绍的身亡,冯衡、绿珠虽然已经侍寝,但还未正式举办过纳娶礼仪,而且糜家的糜贞也是一样,更加让袁熙挂心的,还有一直过得清苦的蔡琰。

    这时候对于纳妾之事可大可小,但像糜家这样的身份自然是希望隆重些。袁熙也趁着这次机会将众女都一起迎娶,于是就有了这场排场还算大的酒筵。

    “郑大师来了!”有人喊道。

    这一喊,袁熙和大堂里所有宾客都起身出到大门外。

    只见一只披红的车队缓缓向将军府驶来,当前一个精神抖擞,气质古朴温和的老人骑在马上,正是经学大师郑玄。

    袁熙迎上去,亲手将郑玄扶下马,“先生如此风雪还亲来府上,真是显奕之荣幸。不过先生年事已高,当乘车轿而来。”

    郑玄一抚白花花的长须,笑道“老夫今生头次嫁女,怎么不该亲自将她送来。而显奕你今天应当叫我丈人!”

    众人不禁莞尔,想不到平日里严肃的郑玄,在今天心情也会如此欢快。

    虽然说这个时代纳娶寡妇十分正常。但袁熙还是找到郑玄,让他收下蔡琰为义女,如此也可以名正言顺。

    郑玄因为蔡邕的关系,一口答应下来。蔡琰是十分敬仰郑玄的学问和人品的,当认了义父女关系后,虽然羞涩,但她半推半就答应了亲事。

    袁熙将郑玄等人迎进府内,他回过头看着披红的马车。心中不住感叹,当年在洛阳城中自己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年,陈留初见蔡琰,白驹过隙般一眨眼就是九年。

    九年中世事沧桑,多少豪强和俊杰陨落,又有多少事故变迁。想着身边地这些美人,随着这些年四处征战,他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但大汉天下的命运呢?

    不久后糜竺也将妹妹送到。各地地将领也陆续有贺礼送来。吉时到后,郑玄、刘夫人主持了纳娶的仪式。作为家主,袁熙也要去祭祀先祖,祈求庇佑。

    宴毕,袁熙面对这么多美人,在选择上犯了难,最后在郭嘉等人示意下,来到糜贞的居室。

    袁熙屏退了婢女,他心中有了丝紧张。说来好笑。早已不是第一次进洞房,但每次都会有这种感觉,或许不是紧张而是兴奋吧。

    掀开盖头,看着出落得秀丽的糜贞,袁熙轻声问道“一路上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