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事?”
“秋收等事宜都很顺利,一些发令也颁布下去,相信来年hun,各州就会恢复秩序。”田丰如实答道。
“大将军,法令是颁布下去了。可是冀州各地的乡绅,都说这是否太过苛刻了。”逢纪谨慎说道。
田丰所谓的法令,就是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的法令。冀州豪强势力深厚,他们自然对这发令有所抵触,毕竟损害了他们一些利益。
而如今逢、审这两家,是河北最大地宗族,就成了他们的领头人。
“大将军先前制定的法令。不过是恢复朝廷荒废许多年的法令而已,难道还有人敢反对朝廷律法么?”郭图反问道。
郭家、辛家已经失势,他们的田产多被查抄,那些法令触及不到郭图利益,他不怕得罪审配逢纪,也乐于顺应袁熙地意愿,做一个新的宠臣。
而袁熙不计前嫌,重新起用郭图和辛毗,不仅是因为他们还有些才干,也是为了制衡在冀州权势剧增的逢、审两家。
“因为战乱。一些发令荒废已久,如今大将军重修律法,此举能使治地之民严守本分,是有利于恢复政令之举,我看应当严加执行。”崔琰说道。他是法曹从事。向来推崇执行礼制和法令,也是法家刑名代表人物。
“既是稳定民生的法令,那就要坚决地执行下去。公私要分明。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废了国家公事,对不对。”袁熙缓缓说道。
“在下不过转达他们的意向,我是十分赞成这些法令的。”逢纪赶紧答道。
“如今棘手的是乌桓几部的事。虽然将他们迁到右北平,但不能解决他们生计的话,还是要放他们回草原去放牧地。”袁熙转过话题说道。
“大将军是想让他们转为耕种吗?”田丰问道。
“朝廷屡次征讨塞外胡夷,但每次征服后除了向内迁徙,还是让他们保持原有习俗。那些胡民一时是驯服了,可一旦他们恢复元气,又会起兵反叛。三郡乌桓如是,并州、幽州的鲜卑人匈奴人也是一样。不将他们杀尽就只有让他们改变习俗,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袁熙说道。
“三郡乌桓南下迁徙了,但难保其他胡人不去他们原先的草场放牧。”坐在下首的钟繇担心道。
“在下倒是有安置的办法。”随军一起回邺城地田畴站起来说道。
“田先生快快说来!”袁熙惊喜道,田畴久居边地,又是颇有远见地俊才,他肯定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方才那位大人说的对,三郡乌桓都南下了,还有鲜卑人会占据他们原先地地盘。右北平一下安置不了,那么多归降的乌桓部落,不妨先方一两部回去,再派兵马严加监管。”田畴换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此次我军还带回不少被掳掠走地汉人百姓,他们虽然急于回归乡里,但是他们家业估计已经没有了。大将军可加以利诱许以好处,在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让他们随一批将士,在草原给大军牧马。”
“好!想必他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气候,而且在三郡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这个主意十分好。”袁熙高兴道。
“塞外苦寒,他们愿意去么?”田丰不禁担忧道。
“元皓先生有所不知,有些百姓为了生计甚至远赴辽东,投奔公孙度的。只要大将军能给他们厚利,幽州不乏愿意去放牧的百姓。”田畴自信答道。
“公孙度虽然自诩为辽东太守,但却不服幽州所调令,在辽西的乌桓故地屯驻一支军队。对他进行威慑也好。”沮授赞成道,他从远交近攻层面考虑。
袁熙的目标可是将国家疆域扩大,所以辽东始终是要收回的,而且这也是父亲的遗恨之一,在辽西屯驻一支胡汉混杂骑兵的话,也是为将来攻打辽东做准备。
“这几年战乱不断,渔阳右北平等郡也是萧条,如此安置归降地乌桓部族,还有恢复各项生产十分重要。我打算推田畴先生为幽州牧,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袁熙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问道。
众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田畴是幽州名士,在幽州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又在征讨乌桓中立下大功,担任此职位算是实至名归的。
“大将军,恕在下不能胜任如此要职。”田畴推辞道。
“子泰先生,你熟知边地事务。又有深谋远虑,如此还不能胜任吗?”袁熙反问道。
田畴叹了叹气,说道,“在下xg情淡泊,本想学郑大师那般潜心于学问,隐居与乡里。若非见边地胡人为害。在下是不愿再管时间俗务的。如今三郡乌桓已平,在座的诸位又都才干远胜于我,请大将军放我回归乡里去吧。”
袁熙知道他有很重的隐逸思想,但还是劝道:“三郡乌桓虽平,安置边地却是个重任,而且代郡上谷还有,诸多未归服地鲜卑乌桓部落。可以说幽州边地的难题尚未解决,子泰先生你这是要,弃幽州百姓于不顾啊!”
田畴被说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郭嘉笑了笑帮衬说道:“公子不妨对子泰先生许个诺言。到了幽州边地安稳,再没有隐忧那ri,公子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收等事宜都很顺利,一些发令也颁布下去,相信来年hun,各州就会恢复秩序。”田丰如实答道。
“大将军,法令是颁布下去了。可是冀州各地的乡绅,都说这是否太过苛刻了。”逢纪谨慎说道。
田丰所谓的法令,就是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的法令。冀州豪强势力深厚,他们自然对这发令有所抵触,毕竟损害了他们一些利益。
而如今逢、审这两家,是河北最大地宗族,就成了他们的领头人。
“大将军先前制定的法令。不过是恢复朝廷荒废许多年的法令而已,难道还有人敢反对朝廷律法么?”郭图反问道。
郭家、辛家已经失势,他们的田产多被查抄,那些法令触及不到郭图利益,他不怕得罪审配逢纪,也乐于顺应袁熙地意愿,做一个新的宠臣。
而袁熙不计前嫌,重新起用郭图和辛毗,不仅是因为他们还有些才干,也是为了制衡在冀州权势剧增的逢、审两家。
“因为战乱。一些发令荒废已久,如今大将军重修律法,此举能使治地之民严守本分,是有利于恢复政令之举,我看应当严加执行。”崔琰说道。他是法曹从事。向来推崇执行礼制和法令,也是法家刑名代表人物。
“既是稳定民生的法令,那就要坚决地执行下去。公私要分明。不要因为一点私利而废了国家公事,对不对。”袁熙缓缓说道。
“在下不过转达他们的意向,我是十分赞成这些法令的。”逢纪赶紧答道。
“如今棘手的是乌桓几部的事。虽然将他们迁到右北平,但不能解决他们生计的话,还是要放他们回草原去放牧地。”袁熙转过话题说道。
“大将军是想让他们转为耕种吗?”田丰问道。
“朝廷屡次征讨塞外胡夷,但每次征服后除了向内迁徙,还是让他们保持原有习俗。那些胡民一时是驯服了,可一旦他们恢复元气,又会起兵反叛。三郡乌桓如是,并州、幽州的鲜卑人匈奴人也是一样。不将他们杀尽就只有让他们改变习俗,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袁熙说道。
“三郡乌桓南下迁徙了,但难保其他胡人不去他们原先的草场放牧。”坐在下首的钟繇担心道。
“在下倒是有安置的办法。”随军一起回邺城地田畴站起来说道。
“田先生快快说来!”袁熙惊喜道,田畴久居边地,又是颇有远见地俊才,他肯定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方才那位大人说的对,三郡乌桓都南下了,还有鲜卑人会占据他们原先地地盘。右北平一下安置不了,那么多归降的乌桓部落,不妨先方一两部回去,再派兵马严加监管。”田畴换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此次我军还带回不少被掳掠走地汉人百姓,他们虽然急于回归乡里,但是他们家业估计已经没有了。大将军可加以利诱许以好处,在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让他们随一批将士,在草原给大军牧马。”
“好!想必他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气候,而且在三郡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这个主意十分好。”袁熙高兴道。
“塞外苦寒,他们愿意去么?”田丰不禁担忧道。
“元皓先生有所不知,有些百姓为了生计甚至远赴辽东,投奔公孙度的。只要大将军能给他们厚利,幽州不乏愿意去放牧的百姓。”田畴自信答道。
“公孙度虽然自诩为辽东太守,但却不服幽州所调令,在辽西的乌桓故地屯驻一支军队。对他进行威慑也好。”沮授赞成道,他从远交近攻层面考虑。
袁熙的目标可是将国家疆域扩大,所以辽东始终是要收回的,而且这也是父亲的遗恨之一,在辽西屯驻一支胡汉混杂骑兵的话,也是为将来攻打辽东做准备。
“这几年战乱不断,渔阳右北平等郡也是萧条,如此安置归降地乌桓部族,还有恢复各项生产十分重要。我打算推田畴先生为幽州牧,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袁熙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问道。
众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田畴是幽州名士,在幽州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又在征讨乌桓中立下大功,担任此职位算是实至名归的。
“大将军,恕在下不能胜任如此要职。”田畴推辞道。
“子泰先生,你熟知边地事务。又有深谋远虑,如此还不能胜任吗?”袁熙反问道。
田畴叹了叹气,说道,“在下xg情淡泊,本想学郑大师那般潜心于学问,隐居与乡里。若非见边地胡人为害。在下是不愿再管时间俗务的。如今三郡乌桓已平,在座的诸位又都才干远胜于我,请大将军放我回归乡里去吧。”
袁熙知道他有很重的隐逸思想,但还是劝道:“三郡乌桓虽平,安置边地却是个重任,而且代郡上谷还有,诸多未归服地鲜卑乌桓部落。可以说幽州边地的难题尚未解决,子泰先生你这是要,弃幽州百姓于不顾啊!”
田畴被说得哑口无言,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郭嘉笑了笑帮衬说道:“公子不妨对子泰先生许个诺言。到了幽州边地安稳,再没有隐忧那ri,公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