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之地,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袁家跟曹家大战时。胜败的变数将更大。

    就会演变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军事和政治上,双重包围李克用之局面。

    袁熙依稀记得这两年内,是有一次大旱灾的,到时候恐怕要罢兵一两年。如果现在不出兵抢夺汉帝,那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

    “父亲,我有一事要说。”袁熙禀报道。

    “显奕,你且说来就是。”

    袁熙整了整思路,说道:“今皇帝流离失所,宗庙惨遭损毁。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父亲应该出兵长安恭迎圣驾。然后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海内都将归附,大业旦夕将成!”

    袁熙记得历史上沮授,曾经劝过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被否决了。

    袁绍脸è变了变,底下众人也心思各异。这关乎到朝廷和皇帝,已不是小事。因为刘协是董卓所拥立,袁绍对此事一直都耿耿于怀。

    加上手掌大权后,袁绍野心膨胀开来。他要将原本就四世三公无限荣耀的袁家发扬光大。那么做个拥立之臣显然是不够的。虽然嘴上不说,但袁绍心中那份野望已经生长开来。

    沮授也吃了一惊,他惊异于袁熙地见识,此事对将来的发展极为关键,于是沮授也出列附议道:“二公子所言甚是,恭迎皇帝陛下不仅符合道义,还是主公平天下乱的先机。如我等不先下手,定会有人抢先在前。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望主公三思。”

    “主公。公与先生和二公子所言甚是。前者董卓控关中、挟天子,天下几乎无人能敌。我不取则他人必取之。”许攸难得地劝道。

    “公与,二公子所言差矣。”郭图显然摸透了袁绍地心思。“先不说皇子协,取代少帝陛下,是否合乎礼法。汉室衰微久已,今个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况且天下豪杰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此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则凡事都得上表请示。尊令就失去权力,不尊令就有抗拒诏命地罪名,此实乃大大的下策。”

    袁绍显然倾向于郭图所说,他挥手制止了袁熙、许攸等人,出声说道,“此事待回邺城后,再召集众人商议。”

    袁熙心中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上面有个袁绍在压着,他不可能私自出兵,去抢献帝那个烫手地山芋,于是只能作罢。

    烽火连城,战鼓连天。一代枭雄公孙瓒被焚而死。曾今叱咤河北,令塞外胡人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落得个身死家亡,戚戚惨惨的下场。公孙瓒败亡后,冀州军持其首级和印绶,迅速招降了其余部。

    此后,幽州各郡尽皆奉表归顺,辽东公孙度也遣使约好。此时,车骑将军袁绍的地盘与当年中兴汉室的光武皇帝相类,南据冀州腹心富饶之地,北有幽州屏障鲜卑、乌丸诸部,东西有青州和并州为左右两翼,雄视天下,实力冠绝当世。

    天下,似乎又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于是袁家也成了天下士大夫阶层中,所谓的天命所归,和他们的带领者。

    “拥四州之地,和百万之众”,袁本初霸业初成,也给后来太宗宣武帝袁熙,一统寰宇,奠定了基础,没有袁绍的贡献,我不见得袁熙能如此快速统一天下。

    长安。未央宫

    “国子监博士祭酒,杨修麒麟阁侍讲。”宦官尖利刺耳的叫声。在未央宫中,回荡……

    麒麟阁,汉宣帝时,狩猎获麒麟,以为祥瑞之兆,建阁纪念。而让麒麟阁名传后世的,是麒麟阁功臣像。汉宣帝命人,给以霍光为首的十一位功臣画像,悬挂于此。

    从此,麒麟阁成为功成名就的代名词。而“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成为人臣的最高荣耀。

    杨修,官拜国子监博士祭酒,其主要职责之一,便是为小皇帝伴读并讲解经集。以前洛阳时,袁熙也做过此职,是伴读也是近臣。

    “朕近日读《尚书》之《五子之歌》,其间多有不解之处,请徳祖替朕解析。”

    “臣。遵旨。”

    “朕先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刘协偷偷瞄了一眼在殿门口侍立的宦官,这些李榷郭汜的走狗,片刻不离。

    杨修会意,微微点头。刘协朗声而诵“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刘协一开口,杨修就是一楞!这并非《五子之歌》,而是《尚书》中的《大诰》篇!

    《五子之歌》是大禹王的五个儿子,追悼大禹,对自己以往过错表达悔意的文章。而《大诰》。是周公旦所作的战前动员!两篇文章,南辕北辙,而皇帝刘协,绝不可能记混!

    《尚书》共有一百余篇,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篇目,其渊源甚至要追随至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如此古籍,其中文字自然极为晦涩难懂。即便是读书识字之人,也有大半人不能理解其中意义。

    以侍奉为名监视的宦官,本就不识字,《尚书》在他们听来,就是天书。不要说整篇,便是一句话、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