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封赏之事还是给大鸿胪去办吧。”郭汜阴阳怪气道。

    李傕心中恼怒,但朝堂上太尉杨彪跟郭汜都开了口,他不好独自辩驳,也就忍了下来。

    杨彪暗地里高兴,接着道“这第二份表,是青州北海太守孔融上的,举荐袁熙,袁显奕为青州刺史。”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袁家、袁熙”这两词在西凉军中是绝对的忌讳,长安朝廷因为是郭汜、李傕两人把持,所以也尽力回避袁家这个敏感的字眼。

    这份表一上,朝堂众臣像炸开锅般,在底下议论纷纷。郭汜、李傕两人对袁家说不上什么恨意,还正因为袁熙的缘故,他们才有今日掌控朝堂的荣耀地位。但他们打着为董卓复仇的幌子,袁家自然成了敌人。

    刘协一听到袁熙的名字,顿时来了精神,高兴道,“上面怎么说?袁显奕他怎么到了青州?”

    杨彪拱手恭敬道“去年,袁熙领兵击败了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全境。”

    刘协听到袁熙的消息,高兴道“允了,册封他为青州刺史。”

    “慢着!陛下,您怎么可以加封刺杀董太师的元凶呢!”一个文吏站了出来。

    刘协一看那个中年文吏,强忍住心中的恨意,用那还显稚嫩的嗓音说道“李卿家,董太师一事本来就是无头公案,凶手是谁还没有个明确说法。残杀董太师的凶手是王允、吕布一党,也已被扬武将军杀了。”

    刘协对这个毒杀自己兄长的凶手,打心里仇恨。

    李儒心中也充满愤恨,他妻小都被吕布搜捕杀戮,李儒自己命大逃过一劫,他无时不想杀吕布报仇。袁熙虽然不是他直接仇人,但也是推翻董卓这件事主导者,李儒自然会强烈反对。

    “陛下,不论袁熙是否刺杀董太师的凶手,但袁家始终是反朝廷的逆贼。李大人说的没错,册封一个残杀董太师的逆贼,就不怕大臣们心寒吗?”郭汜威吓道。

    刘协是见过郭汜、李傕他们杀人的,对掌权的他们深深忌惮,郭汜一威胁,他就哆嗦一下不敢再言语。

    司徒赵温一直恨郭汜等人的无理,听他这么威胁献帝,不禁怒道“郭汜,你这是身为臣子说的话吗?”

    郭汜一瞪眼,说道,“司徒大人倒说说,身为臣子要怎说话,我粗人一个还真不知!”

    李傕也看不惯这些老臣的高傲,他也冷笑道“赵司徒,你倒也说说看,是否该像你这样对社稷的功臣说话!”

    赵温气的不轻,但杨彪适时制止了他,并对郭汜、李傕道“郭将军,李将军,赵司徒也是快人快语,您不要往心里去。”

    郭汜哼了一声,说道“我看决不能册封袁熙,诸位以为如何?”

    李傕也召集自己扶持上去的一帮心腹附和。一直冷眼旁观的贾诩嘴角微动,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开口。

    郭汜对能驳回刘协跟那些大臣的决议,有些得意,于是决断道,“事情就那么定了,对袁熙不予册封嘉奖。”

    李儒眼神阴沉,出列道“可册封北海太守孔融为青州刺史,册封曹操为兖州牧,令其讨伐袁家跟袁熙,让他们互相撕咬去。”

    “妙啊!”李傕拍掌道,“他们关东那些人不是很喜欢自相攻杀的吗?就让他们自个去打吧。”

    杨彪又气又急,长安周边都被郭汜等人控制着,虽然他们这些老臣还掌控有一些禁卫军,但经过董卓那一乱后,禁卫军人数、质量都大不如前,根本不能郭汜等人对抗。不经过郭汜、李傕两人首肯,刘协的圣旨根本出不了长安。

    再商议一阵,郭汜、李傕就带兵离开北宫,杨彪则留下了司徒赵温、太常王绛、卫尉周忠、谒者仆射皇甫郦等人。

    在后殿,杨彪率领几个大臣跪下,有愧道,“是臣等无能,累及陛下受辱啊。”

    刘协虽然十二岁,却也有几分聪慧,他知道这些老臣的无奈,“众卿快起来,匡扶社稷朕还要仰仗各位,你等谈何无能?”

    杨彪情绪一时激动,哭道“以前是董卓,现在又是郭汜、李傕,他们可都是西凉的豺狼啊,我们这些汉臣,不仅要跟那些豺狼一同位列朝堂,还有看他们脸色办事,这是何等的耻辱!”

    刘协本就是少年心性,看他们哭了又想到自身处境,也不禁抽泣起来。

    “陛下、诸位大人,大家不需绝望,要除去两贼不是没有办法。”一个四十上下的从官说道。

    杨彪看去,眼中透露出惊讶,于是问道“元常,莫不是你有上佳的法子?”

    那个中年从官正是钟繇钟元常,他拱手道“独掌朝政,权倾一时的董卓尚且可以被如此轻而易举地除去,何况面和心不和的郭汜、李傕两人?”

    几个大臣都期盼地看向钟繇,但卫尉周忠摇头道“钟大人你有所不知,郭汜、李傕两人吸取了董卓身亡的教训,他们出入皆带亲兵护卫,连上朝都有兵卒守在殿外。想要下手恐怕难如登天啊!”

    “周大人说的是,但在下并非是要行刺两贼。”钟繇说道,“两贼的兵卒遍布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