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熙被袁绍这突如其来的决定,惊得呆了半响,虽然早就被迫接受汉代这种婚俗,还经过了郭嘉提点,但他对这种政治式的豪门联姻还是有些说不清的抵触感。

    袁绍见儿子半响不语,以为他兴奋欢喜,“呵呵,说来亲家你也知道,是审配审正南长女,过两日就安排人去提亲。”

    刘夫人也爱怜地拉着袁熙的手,虽然有些不舍,但儿子毕竟长大了,成家立业也是做母亲所关切的。

    “不,孩儿不想要这门亲事。”袁熙清醒后条件反射般道。我去,如果自己娶了审配的女儿,那自己的甄宓怎么办,这可是自己未来可以媲美阴贵人的女人。

    他不知道历史上的袁熙是不是跟审配家联姻,但现在他可不觉得审配是上佳的盟友。

    在袁绍刘夫人诧异的目光下,袁熙只得唯唯诺诺地道:“其实孩儿已有意中人。”

    “哪家小姐?你先前怎么不曾提及。”刘夫人关切地问道。

    看着袁绍刘氏逼问的眼神,又想到郭嘉的一番言语,袁熙终于下决心道:“是……中山无极甄家五小姐。”

    “唉!?”袁绍有些惊讶,甄家的名声他当然听说过,并且甄家也是他要拉拢的巨富门阀,不久前还和刘夫人见过那位可人儿。

    关于甄家五小姐的传言,袁绍最近也有所听闻,正是这样他打算让最喜欢的三儿子袁尚跟甄家联姻,而袁熙则跟同样在冀州很有影响力的审家联姻。

    给袁熙袁尚定亲的事刘夫人也是知道的,她想不到儿子袁熙,竟然中意给弟弟袁尚结亲的人选,于是出声说道,“既然显奕喜欢甄家小姐,就给他去甄家提亲吧。”

    刘夫人一向都是十分宠溺袁尚的,何况审家是官宦之家,而甄家是巨商之家呢,既然袁熙选择甄家那就随他去吧,给袁尚联姻审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袁绍皱了皱眉,甄家审家都是他要拉拢的对象,前者财力惊人,后者在冀州士人中影响大。

    袁绍闷声沉思了许久,他经不过刘夫人执拗,想到既然儿子喜欢也就依了。

    “显奕你准备一下,明日我即叫人去甄家提亲,如果顺利几天后就定亲纳吉。”袁绍显然想在袁熙出征前将亲事定下来。

    最后袁熙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房里,他即感到兴奋又感到恐惧迷茫,毕竟是人生大事。

    五天后,中山甄家庄园。

    中山甄家原属官门,上一任的家主甄逸,年二十举孝廉,后任上蔡令,甄逸在任期间,执政爱民,赏罚公允,虽说不上是政绩斐然,却也是从无过失,算是造福了一方百姓。

    只可惜时不与我,壮年早卒,留下妻子张氏并几个儿女,却是改头换面,行之以商贾之道。

    甄家表祖,曾当过袁绍祖父袁汤的门客,再加上其年少时曾与袁绍有过往来,共论书功,亦是相熟。

    故而袁绍自到任冀州之后,暗地里对甄家颇有照顾,如今的甄家虽属商贾,但买卖做得却是越发壮大,相比于当年的徐州糜家,也是不逞多让,足有一较长短之功。

    送走冀州牧、车骑将军袁绍派遣来提亲的媒人后,甄夫人着实苦恼忧虑。

    自从丈夫过世,诺大个甄家就全在她的掌控下运转,这些年来甄家的财富和势力的增长,她可谓功不可没。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甄家生意如此兴旺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人作为智囊,献出了不可或缺宝贵的力量。

    如今张氏年纪渐长,家里的生意大部分都已是交给两个儿子甄俨和甄尧打理,两个儿子虽不上是什么济世之才,但也算颇为聪慧,故而接手之后,家里的生意也是一直蒸蒸日上。

    甄夫人向来眼光精准处事果断,但这一次她实在难以决定女儿的亲事。

    甄夫人立即召来了三个儿子,甄豫、甄俨、甄尧。

    三个儿子对甄夫人是十分恭敬信服的,甄夫人将袁绍派人来提亲的事情告诉三个儿子,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

    “我们家虽说是冀州大族,但同我们一样,甚至门第高于甄家的世家大族还有不少,袁州牧为何会选中我们家小妹。”甄俨疑惑道。

    甄豫皱了皱眉道:“恐怕是小妹小时候那次看相的缘故,你们不记得了吗,刘良先生说过小妹日后贵不可言,这事早已传遍冀州市井,现今袁州牧声望势力一时天下无二,其志不在小,找我们家联姻除了甄家的势力,为的就是这个了吧。”

    甄夫人点头赞同,接着问道,“那你们说说看,该不该跟袁家结亲?”

    “母亲,现在不是我们该不该跟袁家结亲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不能拒绝袁家。”甄俨无奈道。

    甄夫人闻言,脸色忽明忽暗,阴沉不定,很是难瞧,这就是商贾世家在汉代尴尬的处境,空有巨大的财富,却又不得不依靠袁绍这样的门阀望族。

    “那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宓儿的终身大事说什么也不能儿戏。”甄夫人坚决道。

    跟袁熙有一面之缘的甄尧,对同龄的袁熙评价还是不错的,出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