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做权臣,但不可否认,他是忠于大汉这个国家的,虽然他无力力挽狂澜,虽然可以看不惯他,但不得不敬重他。

    是月,汉献帝刘协任命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都为中郎将,任命贾诩为尚书。郭汜李傕下令逮捕司隶校尉黄琬,将他与司徒王允一同处死。

    袁熙等人从黄河水道顺流而下,途径河内再到陈留停留了一些时日。期间蔡家老仆人高平带人从长安运出来了一些蔡邕遗物,处理完蔡邕身后事后,袁熙就带着貂蝉蔡琰还有老仆人高平北上冀州。

    老师张纮的暗卫也没有闲着,果然靠得住。还不过几日,他们就把长安的消息传开了,华夏九州尽知袁家,袁显奕,孤身刺董,并全身而退,一时间风头无两。

    而冀州方面,当袁绍接到信息之后,就聚集众人在自己的大厅,商议对策的。

    不一会,众人皆至,分文武而坐。颜良按照袁绍的授意在账外守着,防止别人打扰的。

    袁绍见大家到齐了,也不废话,就拿出信函,说道。

    “这是探子送来的长安最新消息,大家看一下,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吧”。

    众人有点好奇的,从袁绍手中接过信件,仔细的阅读了一下,看完之后,互相传阅了一下。

    看完之后,才知道自董卓被袁熙浮诛之后,长安动荡也开始了。大家传阅了之后,知道董卓挂掉了,长安内乱丛生了,也有点迫不及待了。

    当下,淳于琼有点兴奋道“主公。董卓已死,现在正是主公入主长安的大好机会呀。相信只要主公一到,长安肯定唾手可得,朝廷必属主公的”。

    “对呀,淳于将军言之有理的。主公发兵,赶快进入长安吧,我们都等不及了”

    淳于琼乐观自信的话语刚落下,就得到了文丑,韩猛的呼应。纷纷叫嚷,要早日杀入长安,把不服者,统统干掉的。

    袁绍,听淳于琼他们一说,不自觉的摇摇头,有点想的太简单了。“

    “主公不可,我以为现在还还不是时候。长安虽乱,但是西凉军尚在。应该等到他们收内乱,主公再携雷霆之势,以秋风扫落叶之态,横扫不服。到那时候,他们就必须唯主公马首是瞻了”。

    原本沮授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武将们发表意见,但是听到淳于琼的说话,自己不得不说点什么了。

    “不错,公与言之有理,丰也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最好等到西凉军内乱两败俱伤的时候,主公才突然杀到,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战而长安定,就再也没人可以和我们对抗了。如此汉室可得,霸业成业。”田丰也附议道。

    不过谋略是好谋略,但他们低估袁绍的野心了,袁绍要的不是天子,而是天子非自然死亡,毕竟自己以前不承认献帝身份的。

    待到袁熙等人回到冀州已经是五月下旬,袁绍得到袁熙归来的消息,亲自带着夫人刘钰还有袁谭袁尚在州牧府前等候。

    回到邺城后袁熙先让赵云护送着蔡琰刁秀儿,去他名下商铺所购置的一套宅院安顿,他则带着徐晃等人回州牧府。

    袁绍看到成熟精壮了不少的袁熙后,稍稍宽心,但又立即板起了脸。

    袁熙知道虽然没有得到袁绍的首肯,但他肯定十分高兴自己刺杀了董卓一事。毕竟是给他和袁家长脸的事情不是。

    而袁绍装出一副严厉的样子不过做做样子,不然他也不会亲自来到府外等他。

    袁绍不一定是个好的君王,但是的确是个好父亲,袁绍对自己的孩子是很宽厚和护短的,就像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一样,不过正是这种不分嫡庶的爱,造成了太宗皇帝李世民和袁熙的夺嫡之举。

    “显奕见过父亲母亲,见过兄长,见过三弟。此次显奕幸不辱命诛杀了董卓,替我袁家报了大仇,也算完成了父亲的托付。”袁熙抢先向袁绍刘钰跪下行礼。

    袁熙把诛杀董卓之功说成袁绍授意安排的,给足了老爹面子。没办法老爹好这一口。

    袁绍冷哼一声,心道自己可没有批准刺杀董卓的建议,虽然成功了但是他这些日子来没少担心和被刘夫人数落。

    刘夫人不理会袁绍径直上前拉起袁熙抱入怀里,“你可让我们担心害怕到了现在呢,没伤到吧,显奕你瘦了。”

    接着刘钰皱了皱眉对袁绍道:“儿子不也是为了报袁家的深仇而去犯险的么,现在天下何人不知袁家显奕,你这个做父亲的应该以儿子为荣才是,何必板着脸。”

    “念你是为抱家仇一片孝心,暂且不追究擅自调动兵马的过失。”袁绍说完就转身进了大门。

    袁绍快速离去的步伐和颤动的双手表明袁绍很激动和喜悦。历经半月,袁熙一行终于回到河北邺城。

    而大哥袁谭和三弟袁尚,今天也早早的就等在了府门外面迎接。

    “二弟。”。袁谭拍打着他的胸口道:“好家伙,此次洛阳一战,你可是出名了,听说你帅兵大战吕布,行啊,以前没有看出来你有这般本事。”

    袁熙干笑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