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也为了你,袁熙心中想道。

    蔡琰看着一脸刚毅的袁熙,略有所感叹息道“妾身只能将公子带到城内,一切请公子谨慎。”

    “多谢师妹,只是也请转言老师,董卓倒行逆施天下共怨,应当远之,否者其一旦失势将大祸殃身。”

    蔡琰点了点头说“妾身将转告家父。”

    蔡琰的性格本来不是这样的,她开朗大方不拘小节,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最喜欢春花秋月的做诗。

    她以前做的诗,充满了青春萌动欣欣向荣的气息,绝不象现在拿起笔来就是愤世嫉俗就是冷漠肃杀,对任何的人和事都不屑一顾和冷淡。

    车马准备完毕后众人就向长安而去。

    太师府内,董卓将肥胖的身躯压在软榻上,看着下属从关东收集来的情报书简董卓狂笑不止。

    底下吕布李儒等被董卓邀请来赴宴的亲信不明所以都看着他。“太师为何发笑?”樊稠问道。

    董卓放下书简带着得意神色道“我笑年前关东所谓的多路诸侯现今何在?”

    “不过一众叛逆反贼尔,说什么诸侯豪强。”李肃献媚道。

    董卓哼了一声,“乔瑁被刘岱斩杀兼并,曹操被我们打得狼狈逃窜,据得来的消息孙坚被刘表伏击重伤,韩馥的冀州被袁本初吞并而逃往张超处,公孙瓒与袁本初又火拼起来,其余人等皆碌碌无为。老夫笑这么群鼠辈窝里斗,如此我等安枕无忧矣。”

    “是也是也,如今还有何人敢对太师指手画脚,太师功绩远超霍光。”李傕笑道,如果没有西凉铁骑,就李榷郭汜等人还真是不入流。

    李儒眉头微皱,他可不认为现在能安枕无忧了,反而他觉得长安隐隐地会有大事发生,但他了解董卓为人不会去触他的霉头。

    但是不长眼的人还是有的,“既然太师已经威服豪强平定乱局,现今应当消减兵卒让其归乡务农,提拔士人来朝中担任机要,如此太师便成了堪比霍光的辅政功臣,天下就再没有人不说太师的高义与德行,天子也会感激表彰,群臣也会顺服。”蔡邕想趁机让董卓施行仁政。

    董卓闷哼了声,“老夫是想,但如今还有宵小暗地作祟,罢兵为时还早。”

    “那太师该约束一下兵士的军纪,百姓多有抱怨兵卒强抢犯纪。”蔡邕急道。

    底下吕布李傕樊稠等人有冷笑有恼怒,“军资本就该取于民众,我等舍命维护社稷难道还要两手空空饿着肚皮打仗不成。”郭汜冷笑道。

    “就是,就是!”一众将领都附和,毕竟掳掠是西凉军的一贯传统,不然他们这些将领的损失最大。

    董卓也不以为意,挥挥手阻止了想再谏言的蔡邕,“伯喈你是文士不懂军中事务,养兵可不容易。将士不用点怎么保护百姓,将士们的刀枪可不是长眼的。”

    “如此不仅百姓,朝中忠直臣子也会不满太师的德行,西凉军终有衰败的一日。”蔡邕说完甩甩衣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堂。

    一众将领都冷眼看着蔡邕的离去,董卓也不满蔡邕老是跟他提所谓仁政的谏言,要不是要凭仗他的名望早就一刀杀了了事。

    “蔡伯喈所言虽有偏颇但最近京中似乎暗流阵阵,他们那些自诩为忠义的老臣可能会有动作。”李儒提醒道。

    董卓用力猛拍案几,“难道伍孚那些人的下场他们没有看到吗?敢动坏心思看老夫不灭他们九族!”

    “是否该将一些兵马调度回长安以备不测?”李肃建议道。

    董卓冷哼着一摆手,“不必,京中兵力已经足够,樊稠、郭汜、李傕你们继续去屯驻练兵防范西边的马腾等势力,张济你去协助徐荣。”

    几名将领纷纷跪拜领命。

    按照郭嘉的建议,袁熙以父亲袁绍的名义给王允写了一封书信,说明袁绍勤王的决心,也夸大一下,自己的实力。说自己已经在路上,让他配合等等。

    书信到了王允的手上,他很是激动。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的,袁绍果然和自己一样,都忠君爱国的。这回汉室可以复兴了,而自己就是头号功臣的,可以青史留名的。

    遇到如此高兴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去喝酒庆祝呢。于是王允就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骑都尉李肃过来商议的。

    一方面彰显自己的影响力,让他们放心,另一方面和他们合计一下,怎样对此董卓吕布的。王允表示,是时候显示自己的能力了。

    不一会,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就来到了,王允的府邸,他们是王允的死党的。

    见了二人来到了,王允很是开心的,招呼二人赶紧坐下的。

    “你们二位来了,快快坐下的,我有大事要宣布的”。

    二人见,王允神神秘秘的,酒宴都摆好了,像是喜事的。但是他们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

    黄琬是个武官,性子比较急,见王允很神秘的。刚坐下就急忙问道。

    “大兄有什么事情呀,你快说,急死人了呀”。

    “哈哈,我猜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