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

    廷尉府。

    书房。

    书房内一排排书架伫立,每排两架,每行,每列书架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一丝不苟,严格的遵循着其主人的意志衍生出的法度。

    每座书架之上规矩的拜访着一卷卷珍贵的古籍,书简。

    每一卷书简都被规整的摆放好,每一卷书简上都有着属于它们的知识。

    以及先人的智慧。

    一名身披黑色劲装的男子在李斯案前单膝跪倒,低着头,正向着李斯的方向诉说着什么。

    而正坐在案前,一只手挽着袖子,另一只手提笔书写着什么的李斯一边听着,脸色逐渐变得越来越难看。

    他一身蓝色衣袍,坐的端正,比之当年在韩国与韩非交锋之时,脸上多了几分沧桑。

    不再是当年那个求学的学子了。

    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

    他是一个很看重权力的人。

    因为权力是他手中最大,最重要的工具。

    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名垂青史,荣华富贵,家族兴盛,一身才学,一腔抱负得以施展,这些只有权力才能给他。

    听着那黑衣人诉说着的消息,李斯脸色铁青,执笔的手微微颤抖了几分,李斯并未继续下笔,就这样僵持着,良久。

    一滴墨自笔尖落下。

    落在桌上的竹简上。

    李斯依旧跪坐着。

    他轻轻的把笔放在了一边。

    那黑衣人乃是李斯亲信,他此刻低着头,不敢再看李斯。

    他跟了李斯很多年,知道此刻李斯很生气。

    因为他带来的消息,可作为属下,他又不能欺瞒自己的上司。

    当年韩非子死在牢狱中的时候,在某些人的刻意谣传下,给李斯打上了残害同门,嫉贤妒能的烙印。

    纵使这件事对李斯来说问题不大,可是其影响却一直到现在都无法完全消除。

    而今天,还多了四个字。

    欺师灭祖。

    在这个大家都很爱惜自己的名声的时代,这几个字实在是太“好”听了。

    好听的李斯都有点儿受不了了。

    那黑衣人所向李斯陈述之事,乃是近些天来在江湖上流传甚广的一则流言。

    这则流言包括两件事。

    第一件是有关小圣贤庄大火的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位于齐鲁之地的小圣贤庄莫名其妙的烧起了一场大火。

    那场火异常凶猛,据说连儒家的藏经阁都烧塌了一角。

    那藏经阁内有着大量的儒家典籍,甚至是孟子亲笔。

    关于这场大火,李斯有且只有两个疑问。

    第一,有万章师伯,他师尊荀子坐镇庄中,小圣贤庄如何能起火?

    第二,这场火怎么就算在了他李斯头上?

    他让赵高派人去小圣贤庄只是去走个过场,做给嬴政看的一场政治作秀而已。

    赵高真的去杀人放火了?

    他有这么虎?!

    第二件事,有关魏言的事情。

    随着这一场大火,以及儒家上下现在坚决到倾整个儒家之力四处打击罗网的态度,魏言的名字和他李斯的名字一起遍了九州。

    魏言,年轻俊杰,儒家的天之骄子,以一己之力力敌罗网掩日与阴阳家星魂两大高手,文武双全。

    他最著名的四句话,就是现在还纹丝不动的挂在小圣贤庄那烧塌了一角的藏书阁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斯并没怎么把哪个魏言放在心上。

    那怕他是自己名义上的师叔。

    一有说一,这四句话在李斯眼里也就那样,虽然展现了儒家的文化,胸怀,风采,让儒家狠狠地露了一把脸,但是“假,大,空”。

    而且他细心留意了一下,那魏言并没有什么有关治国的作品。

    志向虽然大,文采确实好,但是你要去问那个什么魏言如何治国,安邦,怕不是一问三不知。

    他或许能成为一代名垂青史的儒侠,但在他和那个人的眼中,完全没法和他师兄韩非比。

    但让李斯糟心的是,魏言出走儒家这件事也被有心人算在了他头上。

    而他李斯“残害同门,欺师灭祖”之名,也又一次传遍天下。

    飞来横祸,无妄之灾。

    现在,已经有人说他是秦国的庞涓了。

    庞涓为一己之私,嫉贤妒能,迫害同门孙膑,最后孙膑的报复致使魏国损兵折将,国力大损。

    虽说庞涓的失败和魏王的昏庸,公子卬的演员行为脱不了干系。

    但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有心人把他李斯,比成了庞涓!

    这是最恶毒的。

    “你,你去。”李斯强忍着心头的怒意,对着面前的部下吩咐道:“去问问赵高,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之罗网之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曾须弥山下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须弥山下藏并收藏大秦之罗网之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