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是能够让大小船只通过,但进入门之前无一例外都要降下桅杆。

    这让叶安有些疑惑,后世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之前的船只当时才刚刚开始降下桅杆。

    这个问题被王渊和玄诚子非常鄙夷的忽略掉。

    王帮在边上小心的开口道:“小郎君,船过了西水门的班直勘验后便能再次升起桅杆,否则城内水道数十里单靠人力如何使得?!”

    叶安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蠢,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便不在说话,在他看来东京城的规模并不大,但穿过西水门之后便震惊的发现,东京城的规模之宏达远超他的想象。

    单单是他看到的外城城墙就高达十几米,如同后世五层楼的高度。

    瞧见叶安对东京城得好奇,玄诚子就知道他自己是没来过东京的,只是听那个叫孟元老的长辈描述过。

    王渊在边上微微一笑:“东京汴梁唐时为汴州,后梁时为东都,后晋时为东京,后汉、后周也以此为都城。国朝初立即以此为都城。

    在旧城之上,经几次重修和改建,其规模远远超过前代。

    东京有外城、内城、皇城,以三道城墙划分,外城垣周围长五十余里,有城门十二座。

    南面三门,东西面各二门,北面四门。因四渠贯通,另设有水门九。城外有护龙河,宽十余丈,沿河皆种杨柳。

    内城在东京之中,略偏于西北,城垣周长二十余里,设有十座城门。

    皇城,城垣周长五里,设有六门。整个东京,有三道城墙,四条运河,三十三座桥梁,四条御路,四十余座宫殿。其高际天,坚壮雄伟!”

    叶安微微点头这与他之前在资料中看到的相差无几,这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虽然震撼但………………

    实在无法让叶安产生多大的触动。

    没办法,在后世更为雄壮的建筑他见过的太多太多,他的震撼来自于古人在落后技术条件下造出的东京城,而非东京城本身。

章节目录

长歌当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欲乘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欲乘风归并收藏长歌当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