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出发的判断。

    相比之下,杜英作为一个穿越客,虽然不至于说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吧,但是至少一些节点性的事件还是知道的,因此他仿佛身在云端之上,在局中,又超乎局外,自然很多事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历史上的王猛在桓温西征的时候一度想要追随桓温,可是经过和桓温的彻谈,在让桓温赏识他之后,反倒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此反过来说,实际上王猛一直到那个时候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立足关中,安稳一方,进而图谋天下。

    在他的眼中,桓温显然不足为凭。

    虽然桓温堪称枭雄人物,但是长期以来他的发展受到东南建康朝廷的掣肘,无论是桓温进攻巴蜀还是后来的三次北伐,实际上都是在努力的挣脱建康朝廷的束缚罢了,想要形成和王谢两大世家的分庭抗礼,并不是真的意欲收复北方。

    因为桓温自己也清楚,建康府朝堂上的各大家族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收复北方的。当年郗鉴、祖逖再加上一个滥竽充数的殷浩都没有做到的,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做到。

    一旦那样,这朝廷就会是桓温的朝廷,而不是东南士族的朝廷。

    当初王导面对“风景不殊”的感慨,喊得口号足够响亮,可是最后呢,还不是根本没有什么北伐的大动作。

    喊喊口号可以,你们要是真的北伐成功了那可不行。

    北方的世家首先就会窜过来争名夺利,南方世家还怎么过把持朝政、说一不二的好日子?

章节目录

晋末多少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然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然籇并收藏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