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末将知罪。”

    说完,曹文昭便是起身,走向那些流民。

    突然,曹文昭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大喝一声,道:“尔等冲撞大人车架,实属罪大恶极,必是流賊草寇,为保地方安宁,来人,杀。”

    曹文昭一声令下,后面的士兵人人皆是毫不犹豫的拔刀,对着那些流民百姓便是冲去。

    曹文昭本是辽东征战杀出来的将军,手下自然有一批悍勇士兵。

    不过现在这些士兵却不是归属曹文昭的,而是崇祯皇帝特地从京城三大营里面精选出来,担任杨鹤随行护卫之责。

    这些人,只是暂时归曹文昭指挥罢了。

    至于曹文昭的属部人马,则还在辽东。

    想想也是,曹文昭不过是去京城叩谢天恩,顺带领取官身告示,何须带自己的兵一起去。

    他就是想带,朝廷规则也不许啊。

    论起战斗力,这些京城三大营的人,比起曹文昭的属部人马,那是差的太多。

    不过纵然如此,这些京城三大营的士兵,在手无寸铁的流民面前,那个个也是天兵天将一般的存在,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只见这些士兵拔刀后,便是对着流民一阵捕杀,丝毫没有半点下不去手的意思,

    就好似这些流民,本就是罪大恶极的土匪强盗一般。

    士兵个个如狼似虎,这可就苦了那些流民百姓了。

    有运气好的,跑到快的,倒是可以捡一条命。

    至于那运气不好的,跑得慢的,则是全部被杀,不论老幼妇孺,无一幸免。

    待到士兵全部归队,地上已经是有八十余具尸体。

    这还是曹文昭以保护杨鹤为由,不让士兵追击的太远,否则,只怕被杀的流民还要翻一倍不止。

    天可怜见,谁能想到身为朝廷命官的杨鹤,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如此人神共愤之举。

    难道杨鹤就不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传到那些风闻奏事的言官耳朵里,然后被弹劾吗?

    答案是不怕。

    之所以不怕,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这种现象,在这年头那是太普遍了。

    大明官场的体制从上到下,到现在这时候,那已经是烂透了。

    武将杀良冒功,文官聚敛钱财,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人都是对此见怪不怪。

    甚至于有人说若是如戚爷爷海爷爷那样正直杰出的人,若是生在明末时期,他们根本就冒不了头,最多就只能混个小官小吏当,不可能当得了那么大的官。

    若这话是真的,可想而知,明末时期,有多少人杰被埋没。

    得到满意结果,杨鹤心中一口闷气发出去,整个人都是清爽不少,转身回轿,命队伍继续赶路。

    曹文昭见地上鲜血淋漓,心中不忍,不再多看,翻身上马,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一路行进,第二天,杨鹤一行人抵达西安府府城长安县城。

    城外,自有一众文武官员前来迎接。

    一番见礼客套,而后便是接风洗尘之类,这些自是不必多说。

    闲话少叙,转入正题,又是过了一天,杨鹤开始向当地官员询问陕西具体的情况,以好安排招抚事宜。

    本来按照规制,大明的三边总督,管辖陕西,甘肃,延绥,宁夏的军务,他的府衙治所应该在固原才对。

    但是此次百姓聚众作乱,主要是发生在陕西,为了便于指挥,杨鹤便是直接选择在长安府城办公。

    当然,便于指挥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杨鹤不便明说。

    那就是固原那地方乃是军事重镇,安全是安全,但却甚是乏味单调,哪里比的长安这样的千年古城,来的繁花似锦,逍遥惬意。

    反正只是乱民作乱,那不过是区区小疾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是严重了,死谁,那也死不到他杨鹤的头上来。

    所以杨鹤自然是乐得逍遥,直接来长安了。

    属下官员将如今陕西乱民四起的局面大致讲述了一遍,杨鹤对照之前自己的了解,感觉事态比自己出京之前,更为恶劣。

    原来就在最近这短短半年时间,陕西先后涌现出了许多乱民头目,他们聚众作乱,攻城略地,杀害地方官员,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们之中,以府谷王嘉胤,安塞高迎祥等人比较出名。

    而最出名的,则是最近这一两个月冒出来的一个叫做神一魁的人。

    这神一魁之所以冒的这么快,原因在于这人乃是边军出身。

    他自身武功极其彪悍,而且因为当过边军,对行军打仗这样高深的学问,比起一般的百姓悍夫来说,那是强的太多。

    就在三个月前,这神一魁和哥哥神一元在陕北起事,聚众攻打营寨堡垒,一路可谓是势如破竹。

    半月前,他们又是聚众攻打保安县城。

    在攻城过程中,神一元被流矢击中,身死。

    本以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左明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白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白猪并收藏左明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