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吃上饭,还是太平年月,那就很是满足,并会称颂“万岁英明”。
历朝历代的很多皇帝,也就满足于此,并深为能青史留名,成为明君、仁君而得意洋洋。
但朱由校却有更高的追求,也认为百姓应该有更好的生活。后世的标准肯定达不到,但在吃饱的层面上,再吃得好一些,难道做不到?
能做到,当然能做到,就看皇帝的水平,看政府的能力,以及全部子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奋斗。
即便从现在开始,皇帝什么都不做,他取得的功绩也足以自豪和骄傲。
他击败了建虏,使华夏的传承能够继续下去;
他打造了海军,击败了荷兰鬼,还将称霸南海;
他武装了最强大的军队,占领了历史上中华领土中所没有的大片土地;
他制定并实施着卓有成效的抗灾救灾计划,小冰河期的灾害已不能动摇大明的统治……
但这并不能让他满足,让他停步不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知道华夏最屈辱的时代,那种丧权辱国、战乱流离的椎心的痛。
不管后代是不是败家子,朱由校都要尽其所能,为大明多攒下些家底。当然,更重要的是重新铸造大明人的精神。
只有开拓进取、勇敢无畏的精神,才是支撑大明长盛不衰的根本。而把国策尽量固化,让大明各阶层都尝到好处,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比如侵略扩张,比如移民垦殖,比如崇尚科学,比如重视工商……
目前在朝堂上几乎没有反对声音,实实在在的好处摆在那呢!
你要敢说“与民争利”,要减轻商税,那你去想办法养军赈灾。加重农税,大灾之年你敢提这建议,难道要官逼民反?
何况,现在的商贾已经基本上与官员分割,人家不用四下打点,好好做生意赚钱,也不用花钱找什么代言人。
至于什么“穷兵黠武”的陈词滥调,在战争收获的数字面前,根本不值一驳。
不管以前怎么腹诽皇帝的政策,可到了现在,不说佩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事实证明,皇帝的高瞻远瞩,不是你们这帮人能够理解的。
所以,皇帝的威信除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还有就是不断被证明正确的实践和结果。
正因为如此,皇帝现在要做得还很多,可却不必太过劳累,自有下面的臣子贯彻他的意旨,把大明一步步推向高峰。
其实,对于臣子们来说,皇帝固然有狠辣的一面,但总体来说,却还不是暴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你好好工作,不贪不渎,前程依然是美好的。
而皇帝也有分寸,并没有在思想意识领域进行大的动作。
千年的传统文化思想,哪是那么容易改变?要改变,比现在政治军事上的改革,要艰难许多,用地震形容也不为过。
潜移默化,皇帝比较喜欢用这种方式,从基础教育着手,在文化舆论上引导,用它二三十年的时间,打造出适应这个世界的新的思想体系。
务实,便是皇帝提倡的,不仅是对内,对外也是一样。
什么国泰民安,什么太平盛世,远不如老百姓吃饱穿暖更让皇帝高兴;
什么天朝上国,什么万国来朝,不如军队纵横,实实在在地占领,并纳入大明疆域更让皇帝龙颜大悦。
………………
松花江水翻滚着,升起朦胧的水雾,凝华成小冰晶,挂在岸边的树上,形成了名为雾淞的奇观。
“大人,隆冬时节,下游一般也不结冰。”一个满人向导谦恭地向张盘作着介绍,“但再往北,就是江面冰封了。”
张盘微微颌首,兜转马头,沿着松花江岸边继续观察巡视。
这里是后世的松原,位于松花江干流南岸,现在还没有名字,只能称之为古扶余国(都城长春)的地方。
明年在这里筑城,后年便能推进到上京吧,张盘看着岸边的雾淞奇景,盘算着向北推进的计划。
“这里江河纵横,泡沼众多,耕种畜牧皆可。”张盘扬鞭一指,说道“尽管气候寒冷,却也能够垦殖发展。”
满人向导连连点头,说道“大人所见极是。要是按以前的耕种,稻子麦子多半是歉收或颗粒无收。但咱们有抗寒作物,黑麦土豆这两种便足够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再加上青蓄,牧放牛羊的话,也差不多。”
“湖沼众多,便发展渔业。”张盘笑了笑,说道“你们那边好好做工作,迁来此地定居的话,朝廷政策还是相当优惠的。”
向导陪着笑脸保证道“冷僧机大人已经动员了五百户,作为明年开春的第一批移民。”
张盘微笑颌首,说道“明年开春,军队也会开上来,帮助他们屯垦耕种、设村建房。”
冷僧机已经成为与纳拉忠明并列的满人大臣,凭他的狡滑和媚上,皇帝甚是看好。
吉林府不断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