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掌权以今,莘迩一直想着改变这个局面,也对此做了一些事。
一方面,设立武举、健儿营,扩大在平民百姓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即是在各郡“中正”的任人上,到现下为止,也做出了一些变革,把侨郡的中正,大多已换成了寓士来担任,但像西郡这样的土著郡,却还一直还没有机会能给以改革,这类郡的“中正”,而下仍全部是土著士人。
若把“三省六部制”,看作是莘迩在政治架构顶层方面的改革的话,“把各郡中正至少半数以上换成寓士”,便是莘迩在政治结构基层方面,想要进行的改革。
而且与前者比较,后者於长远来说,对莘迩更加重要。
唯是一直以来,苦无机会。
现在就像黄荣说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何莘迩不叫乞大力抓捕宋羡的根源,莘迩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想到了这一点归想到了这一点,查宋羡的书信来往、近日所见之人,这件事可以交给乞大力去办,查出来之后,怎么把查出的内容,牵涉到西郡、祁连等郡的中正头上,又怎么上书朝中,把换中正此事给提出来,这件大事,乞大力却是没有能力去办的,得另选其人,此,便是莘迩召黄荣来见的缘故。
莘迩从容说道:“景桓,书信来往、近日所见各是谁人诸事,大力已经去查了。估计不用太久就能查得清楚,待到查清,余下之事,就交你来办,如何?”
有的人为官,八面玲珑,怕得罪人;有的人为官,勇猛精进,不怕得罪人。
黄荣是第二种人,莘迩的这话正合了他的心意。
想那郡中正的人选,事关郡内广大未仕士人的仕途,如果换土著士人为寓士来出任中正此事,是由他黄荣办成的话,那么可以想见,他黄荣在各郡寓士、寒士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得到一个飞跃的提升,他黄荣在国内士流中的名气,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水涨船高,成为“领袖”了。
前代秦朝时,有“跃龙门”之典,他黄荣的家门,说不得,亦会由此而成为许多士人眼中的龙门了。那些为黄荣深深衔恨,嘲弄他,呼他是“碧鹅”的土著“名流”们,到那时,黄荣很想看看他们会是何种的神色!他下榻行揖,慨然说道:“明公但请放心,荣,必将此事办得稳稳当当!”
“‘过犹不及’,此明哲之论。景桓,你要记住,不能牵连过广,适可而止。”
牵连面太大,迎来的反抗也会大,阻力也就大,故此要“适可而止”。
黄荣说道:“荣知道。”
“西郡是宋公的乡梓,这个郡的中正,一定要拿下!”
不能牵连过广,但是重点必须要有,重点就是西郡。西郡是宋家的家乡,只要能把西郡的中正搞下,换成寓士,对於整个定西各郡的中正、士人来讲,这就是一个风向标。
黄荣心领神会,说道:“是,荣明白。”
“宋翩料应在外头等你,你且先去罢。”
黄荣应道:“诺。”
宋翩出堂时步伐沉重,黄荣出堂,却是步履轻快。
他甚是兴奋,出了堂,一边往府门走,一边心道:“土著士人把控各郡中正,抬举土士,贬低侨士,由来已久,吾辈侨士,屡屡受其打压,纵才干出众如我者,也是仕途蹇滞,时时处处,俱要看彼辈的脸色!於今我身居高位,犹被宋、氾之流轻视羞辱,可恶可恨!
“於建康郡日,我就曾进言明公,换建康中正为侨士担当。於下,建康等各侨郡的中正,多已是侨士,唯其余诸郡的舆论、乡评,依旧被所谓的土著高士控制,今趁宋羡造谣、传谣此机,就算暂时无法一举把所有的郡中正悉数换作侨士,但只要能先把西郡的中正换掉,其它的,自可徐徐而为之矣!此事做成,不仅利於吾辈侨士,要紧的是,对明公将来之施政,在国内之根基,更是都会大有利也!”
出到莘公府门口,黄荣瞧见,宋翩勾着个头,立在停靠於门前路上的牛车边上,果如莘迩预料,在等他。
黄荣只当没有看到他,自管自地到自己车边,就要登车之时,听到了宋翩的叫声:“黄公、黄公,请莫急走。”
黄荣顿住脚步,装作才看到宋翩的样子,说道:“宋公,你怎么还没走?”
门外等候进见莘迩的各府官吏很多,黄荣既然稳站不动,宋翩没有办法,只好於众目睽睽之下,到了他的身前,让人看去,满是谦恭的样子,说道:“黄公,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黄公。”
“何事不明?”
宋翩转看周边的那些官员们,为难地说道:“黄公,此处似非谈话之所。”
“你上车来。”
黄荣当先入车,宋翩犹豫了下,终是顾不上周围官员们的视线,跟了进去。
两人车中对坐。
黄荣问道:“宋公,你有什么不明的?”
宋翩说道:“黄公,适才堂中,明公对我说,希望宋羡传谣之事与我有干系,此话是何意也?我想了又想,想不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方面,设立武举、健儿营,扩大在平民百姓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即是在各郡“中正”的任人上,到现下为止,也做出了一些变革,把侨郡的中正,大多已换成了寓士来担任,但像西郡这样的土著郡,却还一直还没有机会能给以改革,这类郡的“中正”,而下仍全部是土著士人。
若把“三省六部制”,看作是莘迩在政治架构顶层方面的改革的话,“把各郡中正至少半数以上换成寓士”,便是莘迩在政治结构基层方面,想要进行的改革。
而且与前者比较,后者於长远来说,对莘迩更加重要。
唯是一直以来,苦无机会。
现在就像黄荣说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何莘迩不叫乞大力抓捕宋羡的根源,莘迩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想到了这一点归想到了这一点,查宋羡的书信来往、近日所见之人,这件事可以交给乞大力去办,查出来之后,怎么把查出的内容,牵涉到西郡、祁连等郡的中正头上,又怎么上书朝中,把换中正此事给提出来,这件大事,乞大力却是没有能力去办的,得另选其人,此,便是莘迩召黄荣来见的缘故。
莘迩从容说道:“景桓,书信来往、近日所见各是谁人诸事,大力已经去查了。估计不用太久就能查得清楚,待到查清,余下之事,就交你来办,如何?”
有的人为官,八面玲珑,怕得罪人;有的人为官,勇猛精进,不怕得罪人。
黄荣是第二种人,莘迩的这话正合了他的心意。
想那郡中正的人选,事关郡内广大未仕士人的仕途,如果换土著士人为寓士来出任中正此事,是由他黄荣办成的话,那么可以想见,他黄荣在各郡寓士、寒士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得到一个飞跃的提升,他黄荣在国内士流中的名气,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水涨船高,成为“领袖”了。
前代秦朝时,有“跃龙门”之典,他黄荣的家门,说不得,亦会由此而成为许多士人眼中的龙门了。那些为黄荣深深衔恨,嘲弄他,呼他是“碧鹅”的土著“名流”们,到那时,黄荣很想看看他们会是何种的神色!他下榻行揖,慨然说道:“明公但请放心,荣,必将此事办得稳稳当当!”
“‘过犹不及’,此明哲之论。景桓,你要记住,不能牵连过广,适可而止。”
牵连面太大,迎来的反抗也会大,阻力也就大,故此要“适可而止”。
黄荣说道:“荣知道。”
“西郡是宋公的乡梓,这个郡的中正,一定要拿下!”
不能牵连过广,但是重点必须要有,重点就是西郡。西郡是宋家的家乡,只要能把西郡的中正搞下,换成寓士,对於整个定西各郡的中正、士人来讲,这就是一个风向标。
黄荣心领神会,说道:“是,荣明白。”
“宋翩料应在外头等你,你且先去罢。”
黄荣应道:“诺。”
宋翩出堂时步伐沉重,黄荣出堂,却是步履轻快。
他甚是兴奋,出了堂,一边往府门走,一边心道:“土著士人把控各郡中正,抬举土士,贬低侨士,由来已久,吾辈侨士,屡屡受其打压,纵才干出众如我者,也是仕途蹇滞,时时处处,俱要看彼辈的脸色!於今我身居高位,犹被宋、氾之流轻视羞辱,可恶可恨!
“於建康郡日,我就曾进言明公,换建康中正为侨士担当。於下,建康等各侨郡的中正,多已是侨士,唯其余诸郡的舆论、乡评,依旧被所谓的土著高士控制,今趁宋羡造谣、传谣此机,就算暂时无法一举把所有的郡中正悉数换作侨士,但只要能先把西郡的中正换掉,其它的,自可徐徐而为之矣!此事做成,不仅利於吾辈侨士,要紧的是,对明公将来之施政,在国内之根基,更是都会大有利也!”
出到莘公府门口,黄荣瞧见,宋翩勾着个头,立在停靠於门前路上的牛车边上,果如莘迩预料,在等他。
黄荣只当没有看到他,自管自地到自己车边,就要登车之时,听到了宋翩的叫声:“黄公、黄公,请莫急走。”
黄荣顿住脚步,装作才看到宋翩的样子,说道:“宋公,你怎么还没走?”
门外等候进见莘迩的各府官吏很多,黄荣既然稳站不动,宋翩没有办法,只好於众目睽睽之下,到了他的身前,让人看去,满是谦恭的样子,说道:“黄公,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黄公。”
“何事不明?”
宋翩转看周边的那些官员们,为难地说道:“黄公,此处似非谈话之所。”
“你上车来。”
黄荣当先入车,宋翩犹豫了下,终是顾不上周围官员们的视线,跟了进去。
两人车中对坐。
黄荣问道:“宋公,你有什么不明的?”
宋翩说道:“黄公,适才堂中,明公对我说,希望宋羡传谣之事与我有干系,此话是何意也?我想了又想,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