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中途无故离去。”两人正说着,谒者(主宾赞受事)站了起来,大声叫道:“殿下祭……”

    “跪下,跪下……殿下要说话了……”燕无畏拉了柯比熊一把,两人面朝北方,双双跪下。

    长公主说了几句祝福的话,然后躬请众臣归席。谒者再呼:“臣祭……”大臣们回礼。

    丞相李玮代表百官,感谢天子和殿下的隆情厚谊,躬请殿下入席。双方谦让了一番。

    长公主先行就坐,举筷浅尝,然后请臣僚们用菜。燕无畏拿起筷子,看到柯比熊还在左顾右盼,急忙咳嗽了一声。

    柯比熊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虽然饥肠辘辘,但他还是强自忍着,战战兢兢地在每个菜上点了一下。

    柯比熊暗暗叹气,这饭真难吃啊,比受刑还难受。他还没吃上几口,燕无畏又咳嗽了。

    柯比熊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失礼了,吓得忙不迭地放下筷子。

    “老弟,筵席有两个多时辰,你这么吃会把肚子吃撑了。”燕无畏笑着说道,

    “浅尝即止,浅尝即止……”柯比熊左右看看,果然大家都放下了筷子,正兴致勃勃地望着殿堂中央的一群艳丽舞伎。

    丝竹声起,舞伎们手持双耳鞞鼓,合着乐曲,弄鼓击拍,轻歌曼舞。

    “江南可采莲,莲--衍@墨#轩¥小&说--久,声势显赫的以经学闻名于世的大门阀。伏氏一族尚《诗,有

    “伏氏学”之美誉,一门曾出了十二位经学博士,可谓人材济济。据传伏家是伏羲后裔,先祖伏胜是大秦朝博士,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济南伏生。

    孝武皇帝时,伏孺客授东武。其后有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孝成皇帝,为高密太傅。

    伏理的儿子伏湛承继父荫,补为博士弟子员,王莽时为绣衣执法,刘玄入关拜其为平原太守,光武帝即位,闻伏湛之名,征拜为尚书令,修订旧制,后拜三公行大司徒事。

    伏湛之后,又有其弟伏黯、弟弟的儿子伏恭和其四世孙伏晨、五世孙伏无忌等人名扬天下,其中伏恭曾官至司空。

    伏完就是伏无忌的孙子。伏晨娶高平公主,孙女是孝顺皇帝的贵人。伏完娶了阳安长公主,伏完的女儿是孝献皇帝的皇后,所以伏家又是世代的皇亲国戚。

    放眼当今天下,传承四百年而不衰的高门大族所剩无几,而伏家就是其中最显赫的代表。

    伏家是徐州琅琊国东武人,而以琅琊国为中心的青兖徐一带又是经学世家的聚集地,这个地方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出现了很多显赫门阀,琅琊因此名扬史册。

    自从郑玄大师到河北后,青兖士人实力骤增,在朝中有以蔡邕、张邈、孔融为首的大儒,在州郡有以臧霸、祢衡为首的名士,在朝野内外更有郑玄、伏完这样的当世鸿儒,青兖士人因此轻轻松松地控制了朝政。

    四年前的长安兵谏,就是以北疆系为首的朝堂势力联手合作,重创了青兖士人,把青兖系的势力赶出了朝堂。

    但青兖士人的力量依旧很庞大,尤其这次骠骑大将军赵云主掌国事后,青兖士人纷纷再入朝堂,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郑玄大师去世后,青兖士人的最大支撑就是不其侯伏完。

    “伏氏学”承继四百多年,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一直保持着正统的儒学精髓。

    伏氏学起于伏胜。伏胜长寿,死于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1年),享年99岁,弟子数千之众。

    孝文皇帝当年为求《尚书》,曾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尚书》,传世至今。

    伏胜撰有《尚书大传》,是经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

    伏氏经学远远早于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孝武皇帝独尊儒术后,伏氏经学虽然为了仕途不得不研习谶纬,但并不屈从于董仲舒的新儒术,依旧牢牢固守着自己的正统儒学地位。

    因此当扬雄鼓吹儒学改良,复兴正统儒学时,伏家极力支持,摇旗呐喊。

    当刘向、刘歆父子推出古文经学的时候,伏家也毫不犹豫地予以支持。

    当伏湛出任光武皇帝尚书令受命重修旧制的时候,伏家也不失时机地提议设立古文经学博士,试图改良儒学。

    伏氏学一直想复兴正统儒学,这是伏家历代儒士的最大心愿。所以当伏完听说张燕、襄楷、许劭等人正在晋阳清谈援道入儒之事时,立即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复兴正统儒学的机会,所以他当即让自己的儿子伏典日夜兼程赶到晋阳,参加了悬瓮山这场即将震动天下的论辩。

    让他惊喜的是,伏典离开长安不久,长公主的书信就到了。他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长安,可以在不对长安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参加

    “援道入儒”的商讨。这两天他和襄楷、许劭、王剪、王真等道儒两家大师在悬瓮山仔细谈了一次,基本上认同两家大师提出的

    “取道家之长补经学之短,复兴正统儒学,重建道家学说”的主张。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