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首领面对面的交流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些想法很幼稚很可笑。黄巾军能够前赴后继,持续坚持数年,的确有他过人的地方。他随即改变了自己对黄巾军的看法,原来这里也是藏龙卧虎之地。

    张燕的睿智,张白骑的沉稳,孙亲的冷静,于氐根的精细,黄庭的绵里藏针,浮云的飘逸出尘,王当的英武豪气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黄巾军的首领个个都很出色,无论是学识还是举止,都不是用贼和匪就可以形容的。无怪乎当年张角和张牛角登高一呼,响者云集,如果没有强大的号召力,谁会忠实地跟随左右?但正因为这种杰出的个人能力和威信,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也导致了黄巾军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任凭官军如何剿杀,它总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想想翼城战场,想想青石岸,想想薄落谷,那些黄巾军降兵为了捍卫自己的大汉国土和尊严,是如何战斗的?难道当真就是为了吃饱肚子吗?

    李玮低着头,思潮起伏,一时间很难理解黄巾军,也很难理解今日的招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生存吗?

    “我们还没有谈妥,滞留在太行山的流民为什么就要先全部下山?”雷公不解地问道,“流民一旦大量下山,粮食谁解决?”雷公原名叫雷传,他外号叫雷公,不是因为嗓门大,而是因为其鼾声如雷。雷传二十多岁,中等身材,皮肤较黑,圆脸虬须,很威猛。

    “让流民立即下山,是大人的意思。大人认为我们可以慢慢谈,但先要解决流民的吃饭问题。”宋文解释道,“这样做,一来可以让人心惶惶,心存疑虑的黄巾军将士打消顾虑,相信朝廷招抚的诚意,二来可以让流民吃饱肚子,看到希望,三来我们可以清点流民人数,准确计算出屯田所需的土地数量和其他物资,为后期屯田做好准备。”

    “粮食呢?”雷传紧盯着宋文,追问道,“粮食由谁解决?”

    “当然是我们。”宋文笑道,“大人接到朝廷同意招抚的圣旨后,已经连夜派人到关中和关东购买粮食去了。”

    “我们还没有谈,朝廷就已经开始拨付赈济钱粮了?”张白骑惊讶地问道。

    宋文摇摇头,说道:“这是大人特意为招抚预留的一笔钱财,这笔钱财本来是归属于镇北将军部的,但现在大人把它拿出来了。”

    张燕和众首领互相看看,心中对李弘更加敬佩。

    “两位大人,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浮云放下手上的文卷,说道,“招抚后,太原郡郡府和各县府官吏由双方共同招募,这共同招募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这太原郡太守是当今天子钦定,还是由我们指派?”

    李玮立即说道:“浮云帅问得好。大人考虑到流民对朝廷的信任问题,各地原居民对黄巾军的信任问题以及黄巾军内部熟悉府衙事务人员较少的问题,特意安排各地府衙的主要官吏由你们黄巾军担任,而我们只安排一部分原府衙故吏担任府衙掾史,具体人选由双方商谈拟定。”

    “比如说这太原郡太守一职,当然是你们的人,将来也是由大帅上奏朝廷,而我们镇北将军部已经无权过问了。”

    浮云再问道:“这么说,我们大帅的官职要比太守大了?”

    “这是必须的,否则将来黄巾军由谁控制?”李玮严肃地说道,“这就象并州北部的匈奴人,他们的首领是大单于,大单于负责匈奴所有事务,而护匈奴中郎将部或者度辽将军部只负责看护之职。将来太原郡就由你们大帅掌管所有事务,而镇北将军部只负责看护太原郡的黄巾军。”

    “如果上党郡的杨凤杨帅也愿意受抚呢?”张白骑缓缓问道,“他是不是和大帅平起平坐?”

    李玮和宋文互相看了一眼,面露难色,没有说话。

    张燕已经数次派人到上党邀请杨凤北上,但杨凤至今没有回复,也没有只言片语,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张燕和张白骑等人很焦急。如果这里在谈招抚,杨凤那里突然打过来,事情就有点不可收拾了。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抵制招抚的将士有可能跑到杨凤那里去。张白骑问这话的意思就是,假如杨凤也算一个黄巾军大帅,李弘是否会接受呢?

    “杨帅是否受抚,对我们影响很大,将军大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张白骑苦笑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一直没有提到杨帅?”

    李玮想了一下,说道:“大人曾经和我们说过这个问题,但他考虑到这是你们黄巾军内部的事,他不好插手,如果他既和大帅商谈,又和杨帅商谈,这算什么?到底谁是黄巾军的大帅?如果你们因此而拒绝招抚,将军大人的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

    王当猛然瞪眼问道:“你们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要打一个抚一个?”

    宋文摇手笑道:“王帅此话差矣,如果我们要打杨帅,你们还会同意受抚吗?以我看,你们还是当面问问将军大人,这种事关全局的大事,我们做掾属的,的确不清楚,也不敢随意乱说。”

    这时李玮看看窗外的天色,对一直沉默不语的张燕说道:“大帅,天快黑了,我们是不是启程往大龙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