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形势,而幽州叛军失去强有力的支援,继续南下的可能就不大。另外,镇北将军的大军连番大战,将士疲惫不堪,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蓄积力量。”

    “不论张燕的主动受抚是不是缓兵之计,对我们都没有损失。一旦到了十月,张燕如果再反,他就是自寻死路,到时已经恢复元气的镇北大军,定能以雷霆一击,将叛军彻底歼灭。”

    大将军何进需要的就是时间,他巴不得李弘和张燕在并州慢慢折腾,折腾的时间越长越好。

    招抚不成功,双方就要打,平叛的时间就要拖得很长。招抚成功了,那就更好了,那么多黄巾军在并州屯田,李弘势必要派驻大军看护,以防黄巾军叛乱,如此一来,李弘就是想奉旨南下,他也要权衡再三了。另外,在并州垦地屯田所需要的钱财朝廷肯定支付不起,时间一久,黄巾军看不到朝廷招抚的诚意,而是在蓄意欺骗他们,定会再度叛乱。

    “哈哈……”何进想到李弘带着大军四处平叛的狼狈样子,嘴都笑开了。只要李弘在北疆忙得焦头烂额,他就无力南顾,那自己所需要的时间就很充裕了。

    司徒崔烈问道:“大将军,那如果张燕不反呢?”

    何进大笑,说道:“那就垦地屯田啊。行镇北将军之议,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嘛。”

    “那钱呢?”崔烈接着追问道。

    何进双手一摊,说道:“先招抚嘛,为什么要想那么远?先把张燕拖住再说。”

    “那谁去招抚?”

    “当然是行镇北将军了。”

    “那谁去安抚流民?”

    “当然是并州刺史张懿张大人了。”何进说道,“他是并州刺史,非他莫属。”

    “张懿?”崔烈瞪大眼睛说道,“行镇北将军会听他的?一件事让两个大臣干,这事能干成吗?”

    何进双眼一翻,不做声了。他希望张懿和李弘最好马上闹翻,那样,他就有机会了。

    ===

    天子不理大臣们的反对,下旨让行镇北将军李弘负责招抚黄巾军,让并州刺史张懿负责安抚流民。

    这圣旨刚刚送出,李弘的奏章又到了。

    天子一看就不高兴了。这才封你个行镇北将军,你就不听朕的话了,这还得了?

    皇甫嵩笑着劝谏道:“陛下,如今并州暂无战事,慢一步调兵也没有什么关系。李将军的当心很有道理,陛下请想一想,假如两万铁骑在河内闹起来,那京畿之地可就危在旦夕了。”

    天子吓了一跳,随即改变主意,让大将军何进派兵上河内平叛。何进接旨后,立即让北军中侯刘表,侍御史袁绍统领越骑营渡河北上。

    ===

    李弘接旨后,大喜,立即通知了张燕,双方随即约定在大龙山建营商谈。

    几天后,并州刺史张懿从雁门关赶到了龙山大营。张懿四十多岁,身体单薄,白面长须,举止优雅。此人学识不凡,为人正直,在并州为官多年,口碑不错。张懿很仇视黄巾军,他认为大汉国之所以有今日之衰,主要就是因为黄巾军举旗叛乱,四处烧杀掳掠。所以他初见李弘,马上就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他说自己要上书陛下,拒绝招抚黄巾军。

    李弘心想这更好,我正愁着怎么一脚把你踢开呢。

    再次见到张白骑和黄庭,李弘非常兴奋,他拉着两人的手,笑道:“去年,两位说要回太行山耕地种菜,干的怎么样?”

    黄庭不好意思地说道:“还种菜呢?我们一回到太行山,就被大帅逼着做事去了,连颗草都没种。”

    李弘大笑,说道:“这次谈成了,我送你一块地,专门让你种菜。”

    张白骑握着李弘的手,感动地说了声,“谢谢!”

    李弘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认真地说道:“这次不管有多难,我们一定要谈成,否则,我就待在太原,那里都不去。”

    双方第一天商谈就吵了起来。

    并州刺史张懿本来就不想谈,他看到黄庭和他有板有眼地说着土地的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一言不和,随即大吵起来。

    李弘大怒,立即命令庞德带人把张懿押到大营关了起来。

    “在这里,谁的官最大?”李弘看看张懿带来的一帮并州刺史府掾史,冷声问道。

    一个二十四五岁,长相清雅,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下官并州府别驾从事唐放唐牧云。”

    “那你接着谈,如果再蓄意挑衅,我一刀砍了你。”

    ===

章节目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