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了几个故主,就大人你最愚钝。大人没有心机,坦诚待人,也舍的吃亏,虽然信服你的人多,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事情。我看大人的性格和你失去记忆有很大关系。我打算派人到洛阳请几个名医来给你看看。”

    李弘摇摇头,笑道:“俊义,我脑子虽然有点问题,但还不至于影响到打仗,请什么医匠啊?算了算了。其实,有你们这些兄弟在身边就行了。你想想,我一个人能干什么事,还不是要大家一起干。我笨一点没关系,只要你们聪明就行。”

    “以李玮,宋文等人的学识,他们征募来的人手一定比朝廷送来的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这事还是请他们去办吧。至于说到将来,你可以这么想。如果并州稳定了,幽州叛乱平定了,大汉国就没有战祸,到时候,你也好,仲渊也好,羽行也好,不是到朝中为官,就是在地方州郡为官,和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这个将军没有仗打,自然也就不是将军,到时候陛下可能让我戍守边关。所以,再过两年,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过一天是一天吧。”

    左彦坐在那里发了一会呆。他想来想去李弘说的也对。自己可能在黄巾军时间待长了,总是想着将来如何生存,反倒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李弘是朝廷重臣,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就象皇甫嵩一样,立了战功就是左车骑将军,得罪了陛下,就是罢官回家,无须理由的。不象自己,官小,不想干了,找个借口就可以辞官回家。李弘就是再有心机,将来无非也就是混个中两千石的九卿干干。但看他那样子,他也不想干,大概还是想到卢龙塞做个边关武将逍遥快活去。李弘既然胸无大志,他当然不会象张角一样,事事都要算计个万无一失了。想想张角,神一般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算到自己会在黄巾军最危难的时候死去呢?如果人人都象李弘这样随遇而安,张角当然也就不会创建太平道举兵反叛了。说到底,李弘不过就是一个武夫而已。

    左彦正在那里胡思乱想,李弘又说话了。

    “俊义,你到兵曹营老伯那里去一趟,叫老伯派一个亲信到长安去。”

    “到长安干什么?”左彦不禁奇怪地问道。

    “把云天的兄长请来。”李弘说道,“仲渊他们虽然想出了办法,但他们没有经验,具体如何操办他们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们要请一个商人来。这营商的事当然要问问商人了。”

    “大人,这并州的事还没开始,我们连晋阳城都没看到,你就……”

    “并州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还是先赚钱吧。”李弘笑道,“仲渊他们胆子小,人也太过正直,总是想着这事朝廷能不能同意,那事是不是违背大汉律。他就不想想,朝廷里的贪官如果都这么想,这大汉国还有贪官吗?我在西凉肃贪的时候算是看透了,这年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干的。你到洛阳看看,那里的官僚一个月才拿多少俸禄,但他们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哪一个没有豪宅田产?哪一个家里没有几十的侍婢奴仆?这钱都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不信这都是他们祖上留下来的。”

    左彦心里忐忑不安,他望着一脸愤慨的李弘问道:“大人想私下……”

    “对。”李弘轻拍案几,小声说道,“还是文龙说的好啊,如其赚点小钱,还不如私下倒卖,赚个大钱。”

    左彦脸上变色。

    “你不要怕。”李弘笑道,“反正这钱都用于安置流民,用于国事,只要我们自己不贪就行,没什么可怕的?”

    “大人,这要是让陛下知道……”

    “你以为我不倒卖,就没人诬告我倒卖吗?”李弘摇头笑道,“洛阳想杀我的人多了,我要是缩着脑袋做人死得更快。没事,我自有应付之法。”

    ===

章节目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