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他王钦若回来了,他王钦若老当益壮,他王钦若对付提刑司,只是第一步。

    随着吏部尚书王钦若,兵部尚书曹玮二人开口,其余的六部官员,也纷纷出班,奏请罢黜提刑司。

    一时间,六部官员堵住了文武班列中间的过道,黑压压的一片。

    刘娥早料到了有这个局面,所以在他们奏请的过程中,一直不动声色。

    等到六部官员奏请完了以后,刘娥瞥了一眼丁谓。

    丁谓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为了赶上今日的朝会,为了帮刘娥说话,特地让人去高价收了一辆寇公车坐着。

    丁谓伺候在大殿一角的内侍宦官招了招手。

    内侍宦官推着他到了殿中。

    丁谓对赵祯拱了拱手道:“眼下正值征收秋税的紧要关头,罢黜了提刑司,耽误了秋税征收,谁负责?”

    丁谓目视群臣,冷声道:“尔等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顾朝廷征税的大事,还有何颜面站在朝堂上?”

    丁谓指着殿外,掷地有声的道:“老夫虽然讨厌寇季,但寇季那一日在朝堂上的话,老夫却很欣赏。他说的没错,尔等就是朝廷的祸害,朝廷的蛀虫。

    老夫看,六部真的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不等六部官员反驳,曹利用出班道:“眼下正值深秋,正是辽人们南下打草谷的时候,边事吃紧。朝堂上不宜有大的变动。

    一旦有了大的变动,国内必然生乱。

    国内要是乱了,辽人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时机。”

    曹玮听到这话,有心开口辩解,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曹利用这话虽然偏向刘娥,可他说的是事实。

    宋辽两国虽然结成了兄弟之盟。

    可辽国对大宋一直虎视眈眈。

    今秋八月的时候,辽皇耶律隆绪,派遣郎君曷不吕等统帅诸部兵马与辽国大军会合一同征伐高丽,把高丽打趴下了。

    随着高丽彻底臣服,辽皇耶律隆绪的野心再次暴涨,又有了南下征宋的心思。

    辽皇耶律隆绪放眼四周四邻,除了大宋还跟他称兄道弟以外,其余的诸部诸国,都对他俯首称臣。

    他自然不愿意再跟大宋称兄道弟。

    只是碍于冬日临近,辽军不便远征,所以暂时搁下了这个念头。

    但是他在派人过来吊唁赵恒的时候,同时送过来了一份要求增加岁币的诏书。

    同时他还勒令燕云十六州的辽兵,不断南下,进入到大宋打草谷,向大宋施压,迫使大宋答应增加岁币的要求。

    虽然辽国使者还没有到汴京城,可有关辽国使者此次到大宋的目的,百官们已经了解了一个清清楚楚。

    曹利用谈到这个话题,百官们神情一变。

    但仅仅只有一瞬。

    王钦若不咸不淡的道:“罢黜提刑司,国内纵然有变,也不会太大。朝堂之上,又六部快速掌权,定能快速的理清提刑司的政务,各府各州各县衙门,皆有六曹所在,有他们结账各州府县的提刑司权力,同样能理清各州府县的提刑司政务。

    真要有变,那也是那些被罢黜了的提刑司的官员和小吏们闹出来的。

    朝廷完全可以在罢黜提刑司之前,妥善的处理好提刑司的官员和小吏们。

    至于辽国兵马南下的事情,纯粹是无稽之谈。

    眼看冬日临近,辽国各部族的牧民要守着牛羊度过严冬,一个个恨不得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哪有心思南下。

    就算辽人有南下的心思,那也是明年的事情。

    等到明年,六部和提刑司的权力交接,恐怕已经接近尾声了。

    所以,辽国兵马是否南下的问题,暂时不用担心。

    真正关键的是,罢黜提刑司。”

    王钦若看着朝中百官,道:“罢黜提刑司,不是老夫的意思,也不是六部官员的意思。那是上苍的意思。朝廷若不顺应天意,恐怕不等辽人南下,上苍就会让我大宋亡国。”

    刘娥听到这话,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寇准沉声追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钦若幽幽的道:“诸位可还记得年初的时候,川蜀的那一场蝗灾?”

    寇准皱眉道:“川蜀闹了蝗灾,朝廷已经下拨了赈灾银两,并且减免了川蜀之地今岁的税赋。此事已经处置妥当,还是老夫亲自办的,你现在提它作甚?”

    王钦若沉声道:“老夫之所以再提川蜀蝗灾,是因为朝廷不顾上苍天象,导致上苍又降下了灾难,而且受灾的地方,就是川蜀。”

    “什么?”

    满朝文武,包括刘娥、寇准两人,都一脸骇然。

    寇准拍着寇公车,喝道:“快给老夫说清楚?川蜀又遭了何灾?为何朝廷没有听到风声?”

    王钦若沉声道:“就在不久之前,川蜀又遭了两次霜灾。”

    提到霜,民间的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