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谭勇,哈里等人自然不会缺席,马屁拍得很响亮。

    奈何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王子安看了一眼就不再看了,觉得好丢人。

    幸亏别家的艺人也有捧场的,也是一句类似“卧槽”的点评。

    这么一看,也不能对李克他们太苛刻不是?

    吃完东西,王子安打了个电话,便出门去,给栗可欣转学办手续,林小婉给他打好招呼了。

    不过她并不知道王子安昨晚扯出了《长恨歌》,更不知道刘仙女和新垣结衣她们四个还上传微博了。

    王子安拖无数艺人下水,替他洗白,现在他都白得差不多了。

    还别说,《长恨歌》一出来,又有不少艺人屁颠屁颠去捧场。

    刷个脸吧,免得以后一不小心被大魔王惦记上,什么时候被坑都不知道。

    也是这一天,帝都那场会议结束后,全国大范围各种会议紧锣密鼓展开。

    “通知下去,开会!”

    “紧急会议,学**都会议精神。”

    “上面有暗号,咱不能落后,开会!”

    帝都领导只是让在座的干部看一下《长恨歌》,但对下面的人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

    那些干部回来后,一个个召集下面的人开会,提到上面的要求,看《长恨歌》。

    下面的人开始歪传,上面要求必须学习《长恨歌》,弘扬大宇精神文明,传播大宇文化。

    “吴秘书,过来,你看不看得懂《长恨歌》?”

    “小旺,研究一下这首《长恨歌》,一小时之后我要看研究结果。”

    “召开省作协会议,共同研究探讨《长恨歌》内核,掘地三尺也给我挖出来一点东西,挖不出来也得给我赋予绝对的正能量。”

    下面的人乱套了,不知道上面的真实意图,只能开会,集思广益。

    于是,各种会议上,不管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在研读《长恨歌》。

    有人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拿着打印出来的纸质《长恨歌》,赞叹道:“好诗!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汉皇、杨妃子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疑似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汉皇和杨妃子可能是架空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又有人附和道:“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汉皇和杨妃子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叛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妃子在马嵬坡下被杀,以及此后汉皇对她的思念;‘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讲道士帮汉皇到仙山寻找杨妃子。”

    坐上面最高位置的人眉头一皱:“我也研读过,对历史不是很熟悉,汉皇和杨妃子能对应上历史人物吗?这篇文章……算了,继续挖,能挖到什么都给我晒出来,谁也不许藏着掖着,今天开放式讨论,不作会议记录。”

    于是,全国的大佬们都很蛋疼。

    《长恨歌》是首好诗,但大家也都知道,它肯定隐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能还隐藏一个更深的故事,它才是上面让大家学习的任务物品。

    也就是说,大家得先找出《长恨歌》的终极形态,才能学习到帝都会议的精神内核。

    各大会议上。

    某领导:“先分析解读表象,谁先来?”

    于是,立即有人分析道:“我先说说我的见解,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交代了祸乱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后面之事皆由此而来。”

    “之后诗歌逐步展开,层层叙述:先讲汉皇重色,百般求色之后,终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妃子揽入怀中。接着,对杨妃子的美貌进行刻画,写出她如何的妩媚,并因此得宠于后宫之中。‘姊妹弟兄皆列土’,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因杨妃子而变得权势逼人,不可一世。”

    “得到杨妃子的汉皇,过上了纵欲、行乐的生活,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诗人对此进行了反复地渲染,从而点明叛乱爆发的原因。这一部分是整个爱情悲剧的基础,是‘长恨’的内因之所在。”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魔王又出手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念笯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念笯娇并收藏大魔王又出手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