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钟响起,整个考场陷入了一片寂静,叶儒将墨研好之后,便是提笔开始思考了起来。

    通篇的题目和当初科举小测的时候一样,都是填空,经义,然后古诗词,各个半圣的历史。

    童生试卷因为怕作弊的缘故,已经将试题顺序打乱,不过这题的难度,却是比当初小考要难上数倍。

    叶儒一边思考,一边看着,只见第一道题写: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只有这几个字,而标题则是经义,这让叶儒一头雾水,心想科举完一定要努力学习经义,小考简直就是运气。

    左思右想不会,然而在这时,四库全书开始翻动,最后翻到了《尚书·大禹谟》。

    而紧接着这篇文章突然裂成碎片,与此同时,隋唐孔颖达的一句注解便是突然在四库全书之中显露而出。

    这些碎片化为一张纸,最后浮现在叶儒的脑海之中,而叶儒也趁机提笔写到:

    “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此六者统称为六府,乃是天地用来孕育万物生灵。”

    将这句话写完以后,叶儒松了口气,又写道:

    “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圣上之德就体现在处理好政务,把金、木、水、火、土、谷,这些东西都安排还,乃惟修,就能把人民养好。”

    “其具体方法亚圣孟子在其著作《寡人之于国也》曾有说明,臣移花接木,将其写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叶儒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思考,寻求答案,而在他的笔下,字迹泛着微弱光芒,带着一种沙沙作响之声,让那昏昏欲睡的考官也是来了点精神。

    而其他人也一脸惊讶的看着叶儒,整个考场,只有叶儒那里有动静。

    “书法一惊巅峰?”

    那名考官脸上浮现出一抹惊异,但等他看到考试者乃是叶儒时,笑了笑。

    在对方眼中,这种异像根本不值得一提。

    “如果指点一番,怕是可以到达书法二境。”

    陈天剑思索了片刻,想要指点一番,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现在是科举。

    看着那通篇正楷字,颇为的整齐,他感觉自己距离那书法二境铁画银钩已经不远了。

    随后叶儒擦了擦额头汗水,还好有四库全书,不然的话,前世是学渣,这一辈子要还是没点改变那也实在是太没话说了。

    这一篇经义解答完以后,叶儒又飞快的写了数道题,随后当他看到下一道题时,也是停止住了思考:

    “三江既入,解。”

    这是一道名词解释题,叶儒知道,这“三江既入”乃是《尚书·禹贡》,中的,原句是:“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周礼?夏官·职方氏》:也有类似的语句,名为:“其川三江。”

    “这不就是钱塘江,松江,黄浦江么。”

    叶儒耸了耸肩,然而刚要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手掌一下子僵硬悬浮在了空中。

    “不对,在这个时代,应该没有钱塘江这三个名字,这出题老师也太阴险了,写科举试题必须要引经据典,不能够盲目。”

    想到这里,叶儒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现在经历了南北朝,乃是南北朝之后的断层, 而北魏的《水经注》中也有这三江,《汉书·地理志》也有三江。

    这让叶儒再次陷入了第二个难题。

    该选哪一个。

    但是随后想到,这里是儒道大陆,而不是地球,而中江是指长江从敝地太平府芜湖县流出经石臼湖过高淳、溧阳汇太湖而入海的古河道。

    《汉书·地理志》中的解释让他眼前一亮,随后便填写道:

    “南江、中江、北江。”

    这两道是最难的,因此叶儒解答之后,在写接下来的帖经就容易说了。

    一挥而就书心浮现在他额头上,形成一枚仿若星辰般的光点,紧接着,叶儒飞快的写了起来。

    沙沙沙……

    这等书写速度,让这个考场的人都是喉咙滚动了一些,随后犹如看妖怪一般的看向叶儒。

    “叶儒写的这么快……连检查都不检查的?”

    一人在心底喃喃道,满是震惊。

    “不愧是叶童生,这等才思,就算全考场的人全加起来,怕是也难以望其项背。”

    那名考官也同样喃喃道,他的心中也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人就是叶童生吧?”

    在文院纵观整个考场的一名主考官对着陈天剑说道。

    “嗯,不过现在不是叶童生了,在昨日,他已经进入了秀才,只不过还没有文位。”

    陈天剑的话,让在场所有考官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也变得极为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儒圣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与子同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与子同袍并收藏儒圣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