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哦, 购买比例不足70%的读者,24小时后可以看到  何棠江看见自己的脸庞倒映在黑色的电脑屏幕上,在那屏幕上,他看到自己的神情,麻木困惑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疯狂。从四姑娘山回来已经是第十天, 这十天里他将这一部电影来来回回看了二十遍。

    在从四姑娘山大峰安全下撤回到日隆镇的时候, 领队找到了何棠江, 交给了他一本书和一个光盘。

    “看完它。”

    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使那时候几乎和外界封闭的何棠江有所触动。他看着领队手里明显是粗制滥造的盗版,没有出声音询问。或许那时候他已经知道了, 这会是什么。

    这是揭开他命运的钥匙,与何山留给他的那一把不同,这一把钥匙打开的是何棠江自己的命运。

    1996年珠峰山难。这是一场因为恶劣的天气以及人为的失误, 而导致的格外惨烈的山难, 也是上个世纪继马洛里之死后, 珠峰留给登山界最深的一道伤痕。在那之后,山难幸存者相继出书回忆当时的情况,这才有了何棠江手里的书和电影。然而这个著名事件中最触动的何棠江的, 既不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多人性命却痛失挚友的俄罗斯人,也不是为营救伙伴而葬送了自己性命的新西兰向导,更不是这生生吞噬了9个人的生命叫人痛骂的噩运!

    而是最后一个遇难者霍尔打给他妻子的电话。

    当时他困在海拔8700米的高度已经一天一夜了, 在这个最致命的高度, 没有食物, 没有氧气瓶, 他坚持了24个小时,然而却不可能更久。他的声音还在通过对讲机传递到营地,而他的人却永远留在高山无法回来——因为恶劣的严寒,几位曾试图去救援他的夏尔巴人都半途折返。

    这位在最高海拔坚持了最久的罹难者,在无法前去救援他的伙伴们的帮助下,与妻子拨打了最后一个卫星电话。

    遥远的大洋另一端,新西兰还是深夜,霍尔与妻子道别。

    “我爱你,甜心,睡个好觉。”

    说完这句话后,他自己却先睡着了,永远地沉睡在珠峰海拔8700米的冰雪之中。

    何棠江将记录1996年珠峰山难的电影翻来覆去看了二十多遍,尤其注重去听最后霍尔对妻子的告别,每一字每一句他都恨不得放慢十遍来听。他想从中听出些什么,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也许他只是想知道如果老天给何山一个机会,何山会不会同样选择在弥留之际给自己的爱人留下遗言,也许他只是想知道——

    如果是他自己被困在8700的绝境……,不,他绝不会去打这个电话!让前一秒还听见你声音的亲人,下一秒就必须接受你的死亡,世上绝对没有比这个更残忍的事!

    “何棠江……糖浆……”

    “何棠江。”

    一双手阖上他面前的电脑。

    何棠江回头,着才看到韩峥、刘砾在他的身后已经不知站了多久,旁边是手足无措的肖丁,肖丁还在对其他人解释。

    “我说过吧,回来后他就一直这样,已经快两个礼拜了。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他就是窝在宿舍里看电影,一个字都没说!”

    “他疯了……”

    “我没疯。”何棠江突然怒吼回去,“我没疯!”

    肖丁被他的态度吓了一跳,“好好好,是我疯了行吧。”

    “何棠江。”韩峥又喊了一遍他的名字,上前拽住他的胳膊,“跟我走。”

    何棠江没有反抗,或许他早就等着有人将自己从那个不断循环的死角里拉出来了。刘砾和肖丁远远跟在他们身后,没有打扰他们的交谈。

    直到找到了一个远离人群的僻静树林,韩峥才停下来。

    “还有不到一个月,我就要去尼泊尔。”韩峥开口说出的却是毫不相干的话,“这一次尼泊尔冬训结束后,明年我会前往K2。”

    何棠江猛地抬起头。

    “K2?”

    “何山去过的K2。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在明年春季去一趟珠峰,珠峰无氧登顶成功的下一个目标才是K2。现在我问你,何棠江——”韩峥漆黑的眼睛看着他,“你要和我结组吗?”

    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何棠江,大脑思绪空白了片刻。这是怎么回事?结婚?谁和谁,韩峥和他?

    “结……结组?”何棠江好一会才听清楚韩峥刚才说了什么,然而这却让他更加茫然了,“结组是什么?”

    “高山探险有两种方式,或许不止两种,但是被人们明确分类的登山方式却划分为两种。喜马拉雅式登山,和阿尔卑斯式登山,结组是阿式登山常用的一种方式。”韩峥说。

    喜马拉雅式登山是大部分商业登山团队采取的登山方式,利用更多的人员、物资,更长的周期,以及更科学的策略,通过在数个登山营地里缓慢辗转,最后帮助团队里成员完成登顶的目标。比起考验个人能力,更考验团队的作战。

    何棠江初登四姑娘山大峰,采取的就是典型的喜马拉雅式登山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死亡在海拔8000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YY的劣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YY的劣迹并收藏死亡在海拔8000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