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张品相上佳的七弦琴, 需鹿角霜与大漆各二斤三两、三斤五两重老杉木为底板、一斤八两重的红桐木经精雕细刻后为面、再辅以一斤一两重的配件, 共约十一斤余。

    琴身通体漆黑, 头宽尾窄面圆底平, 头重脚轻近乎半人高,极不好拿。

    周行双手平伸于两侧,托着两张琴稳稳从远处琴房走来。他身后的方奇然却没那么潇洒,是用一臂夹着琴身, 另一臂抬着琴头,与小刘昌共抬一张。

    至于谢显与秦恒,则是老老实实环抱着木琴正中, 一步一挪。

    谢二公子娘胎里带出的体虚, 在蒋少将军将近三年的日日督促下, 也变得强健许多。而皇太孙看似柔弱, 但依宫中规矩, 拳脚骑射都在课程范围之内,搬琴虽有些吃力, 倒也能够支撑。

    其余子、午二班的文弱书生却没这般好力气了。

    看着他们衣衫不整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的模样,远远望着的刘拂有些想笑,又强忍了下来。

    方才吴灏澜说的没错,确实是有辱斯文极了。

    但她要的,便是让他们狠狠地丢次脸面。

    不多时, 周行便已走到了亭前。他人高步大, 很快便将方奇然等人都抛在身后, 是以此时站在刘拂面前的, 就只有他一个人。

    “阿拂。”周行仰头,细细望着刘拂,“你看看这张琴可顺手?”

    他将自己的琴放下,双手捧着那张精心挑选出的瑶琴,高高举起至刘拂面前。

    周行目光灼灼,一双黝黑如潭深不见底的眸子里,满满的只有一个人影。

    刘拂被那汪碧潭中醇厚的情意吸引,一时竟难以自拔。手指无意识地抚上琴弦,不经意地了下琴弦,散音浑厚深远,幽静怡人。

    远处左摇右晃一步一挪的学子们兀地抬头,向刘拂的方向看去。

    “可还好?”

    当琴声消散后,周行保含着期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还好么?当然好。

    刘拂目光微闪,终于移开了视线,低声赞道:“不错。”

    不过简简单单两个字,余光中周行脸上的笑容就已绽放开来。刘拂不知为何,嘴角也勾了勾。

    两人相对而立,一人捧琴一人静立,任是谁看去,都只会觉得其中再插不下第三个人。

    同样在琴音响起后就望向刘拂的方奇然停下脚步,轻叹口气。

    被他带着同样停下的刘昌疑惑抬头:“方世兄,小先生的技法不好么?”

    “不,自是好的。”方奇然又叹一声,“我只是可惜,你蒋世兄不在此处。”

    见刘昌脸上疑惑更深,方奇然强笑道:“不必纠结,再过几年,你自然而然就懂了。”

    他如此说着,抬琴的手更用力些,却未再进一步。

    走在最前面的方奇然停下脚步,其余因方才琴音而变色的学子,也老老实实立在远处。

    对他们的注视恍若无觉,刘拂只觉得被周行炙热的视线烫得莫名心慌。

    她轻咳一声,手指再次抚上琴弦:“圣人推诗乐陶冶性情,做《绮兰操》等曲怡情养性,今日选这仲尼式,正合我意……”

    话未说完,自己便先笑了起来。

    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愈遮愈露怯,正是如此。以周行素日的脾性,今日怕是要被好好笑话一通了。

    刘拂含笑回转视线,再次对上的,却不是她想象中周行常有的嘲弄神情。

    “你……”刘拂瞠目,张嘴欲言。

    “你喜欢就好。”

    周行轻笑一声,温柔如水。他定定又看了一息,才放下一直高举的双手,走上台阶弯腰将琴放在蒲团前的案几上。

    在他摆好瑶琴直起身来后,脸上的笑容与眼中的喜色再也收敛不住。

    与刘拂相背而立的周行抬手,按了按自己狂跳不止的心口。若非他一瞬不瞬地望着,只怕会错过那一闪而过的羞怒。

    本以为等候阿拂开窍的过程要经受九九八十一劫,没想到机缘竟来得如此快。

    若非是在书院之中,若非身后有那许多碍事的书生,他几乎要忍不住再逼近一些。

    周行抚着胸前的手微微施力,强令自己冷静下来。

    要见好就收,千万不能急进……他已得天眷顾了。

    ***

    两人间的千回百转只在周行心中,与刘拂的一时恍神里。

    全场除了方奇然外,只有谢显看出丁点端倪,为他仍在金陵的好友徐思年掬了把同情泪。

    其余人等,在久候等不到第二声琴响后,都将视线移向了同样累得面红耳赤鬓发微乱的张轩。

    陈秙往上提了提险要滑落的琴,轻笑道:“看不出先生年岁虽轻,琴艺却是极好,致雅兄技艺高绝,难逢知音,想来此时很是欢喜吧?”

    张轩天资非常,只是时运不济,所以一直未能金榜题名。

    此时碰到个岁数小小天赋更强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