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数年前他也曾向皇祖父提及此事,但同样苦恼于科举弊端贤臣日少的皇祖父,并未给出准确的解答。

    也是自那日起,秦恒才第一次感受到,他的皇祖父已是一位老人家了。

    改制的风险,正好让他借此机会担起。

    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

    “徐兄,当可一试。”

    ***

    刘拂并未同周行一起住在将军府里,而是跟着徐思年与谢显,回了徐家在京的小宅院。

    自第二日一早秦恒被武威将军府侍卫护送回家后,刘拂等人就再未见过他。

    而徐思年也在那日后,一直将自己关在屋中,就连用膳时也不曾出屋。

    跟乡试前密集的训练不同,刘拂这回对于徐思年的做法没有做出一丝评价,既不多问,也不多说。

    除了留下陈氏兄妹照料望日骄和徐思年的生活起居外,几乎日日领着谢显在城中游玩。

    西城的海外番店,东城的奇珍异宝阁,北城百金一杯的上品茶楼,南城巷子里破陋的酒家,随处而行,所见皆是妙品。

    谢显到底年幼,早期还在为徐思年的前途担忧,到了后来,已是完全被京城的繁华与多姿多彩而吸引。

    及至殿试当日,已有五日未与他们碰面的徐思年终于从房中出来。

    此时天色未明,仍是昏暗暗的一片。

    月色黯淡,除了天上星子外,唯一两着的,是院中的烛火。

    “阿拂?”徐思年微讶。

    “还有我哩。”谢显捧着汤盆,笑嘻嘻从院外绕了进来,“阿拂说今日.你必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且殿上面圣,也不好多食。这酒酿圆子最是饱腹,且味道清甜,绝不会发生什么不雅之事。”

    谢显将汤盆放下,亲手舀了浓稠的汤水捧给徐思年。

    “松风兄。”刘拂放下折扇,抱拳道,“祝你旗开得胜,得偿所愿。”

    徐思年抿唇一笑,用拇指拭了拭嘴角,点头应下。

    望着徐思年远去的背影,刘拂轻叹口气。

    他到底是因何如此急进,她并非心中没数。前世对方虽未赶着上场,但在建平五十七年赴京时,亦是带病上场。

    由此可见,徐思年或是命中该有此一劫。

    只是这劫,不该由她而起。

    “阿拂,咱们什么时候去接松风兄?”谢显兴致勃勃数着近日所尝的北地美食,“若是傍晚,刚好带上羊肉饽饽,好让松风兄填填肚子。”

    “哪会如此慢呢。”刘拂失笑,起身舒活了下筋骨,“以松风兄的本事,怕中午便能出来了。”

    在问过徐思年的小厮,知道朝服已准备妥当后,刘拂又吩咐了他随时备好热水,就撵着谢显回房休息。

    正午时分,休息妥当的刘拂便与谢显坐在车内,向着皇城而去。

    他们到时,正见徐思年从东华门外出来。

    “松风兄。”刘拂跃下马车,笑着向面色极差的徐思年挥手致意。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