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托了皇太孙的福, 刘拂与年龄并不相当的阅历与谈吐, 并未引起这群宦海沉浮许多年的人精们的过分好奇。

    能与皇太孙相交者, 定有不凡之处。

    而到了后来, 在秦恒有意的促成下,刘拂很快就与在心智上不过比她大上十余岁甚至更少的大人们打成一片。

    在将军府的宴席上,酒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最先倒下的,是被群起而攻之的武威将军府少将军蒋存。

    拾起飘落于地的纸箋, 刘拂轻轻吹干上面略显潦草的墨迹,轻声念了起来。

    她刻意压低的声音轻缓平和,如六月的泉水般清透纯净。仅喝了两杯淡酒的秦恒一边听着, 一边阖上双眸, 似是陷入这片静谧美好之中。

    见太孙如此, 不论是真的用心在听的文臣, 还是听不大懂的武将, 都安静下来。

    刘拂的目光扫过最后一句,略停了停。

    方才清澈的嗓音略沉, 一字一顿道:“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秦恒豁得睁开眼睛,坐起身看向扶案昏睡的蒋存。

    一篇短赋,到此结束。

    不久前还互相敬酒嬉闹的官员们,在刘拂停下后并没继续方才的玩笑, 都像是定格了般, 安安生生坐在那里, 悄悄打量着皇太孙的神情。

    但凡是个长了眼睛的, 都能看出皇太孙对蒋少将军的欣赏。

    刘拂只当看不见他们的小动作,小心仔细地将纸笺折好,收入怀中。

    去一旁取过两个干净的空杯,刘拂揽袖提壶,满斟两杯,行至武威将军蒋堪身边。

    “恭喜蒋兄后继有人。”刘拂举杯,奉与蒋堪,“敬三哥的鸿鹄之志。”

    秦恒看着那壮年将军与少年书生,心中感动莫名。

    可这感动还未占满整个心房,就已被刘拂口中的两个称呼止住了

    皇太孙嘴角轻抽了抽,端起面前的淡酒,一口饮尽。

    早在推杯换盏间,与武威将军等武将聊的十分投契的刘拂,就已与他们称兄道弟起来。

    也是因着这层关系,刚才蒋存被人灌酒时,她才没帮着拦拦。

    明面上是被哥俩好的偏将军缠着不放,实际上,刘拂也有心让蒋存借着酒劲露露脸。

    与周行方奇然等人不同,三年后的院试蒋存不会再参加,直接走武举的他想要挣得素来仁善的皇太孙的爱重,总要从多方面来才是。

    仰头喝干杯中佳酿,刘拂借着饮酒的动作,偷瞄了一眼秦恒与其余大人。

    不得不说,醉后的少将军果真才思如泉涌,字字铿锵有力,完美的将自己的人品心性表露出来,算得上一份上佳的投名状。

    放下杯子的刘拂正胡思乱想间,就听武威将军道:“还要多谢贤弟。”

    蒋堪学着文人的样子,拱了拱手:“若非过去三年贤弟敦敦引导,只怕阿存不会有今日的明晰。”

    别人不知,但老子怎会不知儿子。

    他的长子蒋存,刚正凛然不知变通,自三岁练武起,便让他这个父亲担忧,不知何时会看到亲子成为过刚易折的证明。

    三年前的北疆之事,蒋存本不该受那么重的伤。

    而方才蒋存醉酒后所写的那篇《归田赋》,前半程具是平和舒缓之意,除了文采飞扬外看不出丝毫将军之子应有的争锋之势,蒋堪面上虽没什么表现,但心中其实是有些不满的。

    可是后半程……

    一个优秀的将领,在家国天下黎民外形外,心中的小爱并不会让他怯懦,反倒会让他学会谨慎与克制。

    待夫人知道此时,定会开心非常。

    蒋堪笑望着刘拂,装似无意般问道:“贤弟家中,可有姊妹?”

    正在品茶的刘拂一口茶水茶点喷出来。

    她强咽下去后呛咳了许久,酒气都没能染红的脸颊,此时涨红一片。

    秦恒唬了一跳,俯下身替刘拂拍背:“云浮,还好吧?”

    接过他递来的素帕,刘拂拭了下唇角的茶渍:“无妨的,一口气岔了。”说罢转向蒋堪,尴尬道,“蒋兄怎突然问起这个?”

    “这话本不该问贤弟……嘿!”蒋堪摸了摸唇上的短须,“是为兄失礼了。”

    儿女姻缘的事,问女方兄弟本就不太妥当。

    蒋堪亲自替刘拂斟了杯酒:“贤弟此时上京,既然错过了今年的院试,未来三年,不如与这些不成器的小子一同进学,,不知可会接令尊令堂共聚团圆?”

    刘拂硬着头皮接话:“还望蒋兄见谅,原是小弟未把身世说明。”

    她顿了顿,颇不好意思地环视过席上所有人,然后平心静气,不卑不亢地将周行为她编撰的身世全部讲出。

    “我本布衣,今生无意于庙堂,只愿教书育人。”话到一半,刘拂抿唇一笑,透出些与之前的老成全然不同的、少年人特有的羞涩来,“以我如今的年纪,说这话恐会让各位笑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