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出题,那就该有小弟来了。”

    李迅无言以对,只能捏紧了拳头,严阵以待。

    刘拂清清嗓子,压低声音正色道:“最毒妇人心。”

    嘲讽之意呼之欲出,已有人想起李迅方才被泼酒的缘故,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背对众人,除了对面的李迅之外,再无人能看到她的神情。

    被刘拂视线逼迫着的李迅,只觉兜头浇下一盆雪水,冻得他心惊胆战:“你……”

    刘拂抿唇而笑,直如春光灿烂:“李兄,莫慌。”

    “我、你别……”这个少年……他……他!李迅上下牙关打颤,相撞发出轻微的“嗑嗑”声。

    察觉到李迅神情变化,刘拂极是欣慰,她放缓了声音,哄劝道:“既然李兄对不出,那就算小弟赢了,如何?”

    自然是好的。

    接受着众人赞誉的刘拂笑得极甜,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羞涩,与之前才情勃发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只有刘拂与李迅二人知道,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辈子因着一场刺杀,刘拂曾昼夜不停审讯过三百铁血好汉,从诏狱出来时已有十数日不曾见过阳光。她方才不过一时兴起,试上一试,没想到当年攒下的凶狠气势,换了套皮囊仍在。

    心满意足的刘拂,为李迅这位功臣保留了最后一点颜面,没在今日就使用赢家的权利,让他立时退出院外。

    “刘小公子,不知你那上联,可有应对?”

    刘拂抿唇一笑,很有些羞涩:“我自对的,是‘常贪众生口’——饶翠楼的天香宴极好,勘称人间珍馐。”

    众人闻言,将控诉的目光指向徐思年。

    ***

    经过这段插曲,众人心绪又起变化。不少人的趁着方才的兴致,重新走回案前,挥毫而书起来。

    安坐吃茶的刘拂留意到,谢显的小厮匆匆而来,有匆匆而去。

    她心中一跳,下意识望向张秀才的方向。

    果不其然,一直心有旁骛从不曾专心赏景的张智,也在向谢府小厮离开的方向看去。

    刘拂快速咽下口中点心,凑近谢显问道:“显二哥,可是有什么变故?”

    谢显不料她有此一问,低声道:“雪天难行,刚好有从京师而来的书生路过梅园,听闻咱们在起诗会,想来凑趣。你且安心,我已派总管去安排了。”

    谢二公子举办的诗会,金陵城中的读书人想来都得不到帖子。若那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是一般身份,谢显绝不会使谢府总管出马,仔细问询。

    暗自思量心事的刘拂,并没发现徐思年的目光,在她一脸好奇靠近时,就变得晦涩难明。

    不多时,谢府年逾五十的总管谢浩,亲自领着三个锦衣青年逶迤而来。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在金陵府地界上,知府门前的总管也是极有身份的人。能让谢浩亲自引路的,肯定不会是一般人。

    刘拂余光扫过满脸紧张的张秀才,又看向神色骤黯的徐思年。她阖上眼帘,静静听着踏雪而生的簌簌声,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当与三人互通姓名后,张秀才缘何豁出脸面不要,也要蹭进诗会的动机已然分明。

    而刘拂久等的机会,也在此时到来。

    他们并未直言家世,但无从遮掩的名姓将整个人都暴露在刘拂面前。对熟知大延官员谱的刘拂来说,在某些角度,她或者要比他们更了解自己。

    何时生,何时死,何时登高位,何时被贬斥,他们的生平全凝练成一字一句,扎在刘拂的记忆中。

    武威大将军之子蒋存,日后战功赫赫更胜其父的少将军。吏部侍郎嫡幼子方奇然,将来官居正二品左都御史,父子二人均简在帝心。

    至于另一个名唤周行的青年……刘拂眉心微蹙,遍寻记忆也找不到这个人。

    但她却能估摸出对方的身份。毕竟能与蒋、方两家一文一武同时交好的周姓人家,除了祁国公府不做他想。

    若无意外,这周三公子,应是周默存的叔伯堂兄。

    刨去前途未卜的周行不说,只要能投靠其余二人中的任意一方,都能保饶翠楼百年无忧。

    他们一个铁面无私使吏政清明,一个金戈铁马护卫大延江山,虽都英年早逝,但俱是让大延男儿尊崇的人物。

    刘拂自也不能免俗。

    她眼中绽放着熠熠光辉,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此时此刻,她崇敬多年的两人,正坐在自己面前。

    虽早已做好了见到二人的准备,但此时刘拂不得不收敛心神,才能好好构想接下来的事。

    她打入金陵学子的计划才刚刚开始,正主就提前到来,那么之前所有的准备,都要推翻重来。

    比如,她在这场诗会上的表现。

    有新客至,自然要置新宴。

    待一巡酒毕,两方人相互熟悉后,作为诗会主办人谢显才起身拱手,轻笑道:“有酒无诗毕竟不美,各位,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青楼改作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时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绿并收藏我在青楼改作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