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很多次告别, 在转身的当时, 当事人都不知道,那就是终点。

    前些年,网上流行一个略显沉重的段子。

    两位老奶奶在火车站告别。一位对另一位说:“老姐姐, 你今年86岁,我今年85岁, 今天很可能是我们此生见的最后一面, 谢谢你坐火车来看我。”

    有一段时间, 这个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短短数语,谈不上痛彻心扉, 可搁在特定的时空里, 由特别的人说给特别的人听,就会让人莫名感动。

    深冬,太阳落山早, 返城的路上,天光一层层暗下来。

    像有人一层层拉上天幕的窗帘。

    于乔吃得很饱, 陈一天喝进胃的酒精渐渐融入血液, 随着车的颠簸,二人更加沉默。

    在公交车上,沉默气氛被电话打断。

    有人给陈一天打电话, 听起来是海鹰机械的人。

    电话里在讨论技术, 是近日来颇受争议的老话题。关于一个设计方案, 陈一天坚持传统的、保守的、安全的设计方案, 认为这样的设计更适合客户的风格。客户是一家老国企, 项目也是人家求稳、力保成功的项目。

    陈哲走后,李健林新挖来的设计师力主创新理念,要求设计员推翻既定的稳妥方案,提出“柔性装配”“全自动化”“数字定位”等等新词汇。

    打来电话的是具体执行设计的人,一个是稳妥派,一个是前沿派,他不知道该听谁的。

    最主要的,就算他认同创新派的设计思路,可设计图纸必然要他一笔一笔画出来,他不会画!

    陈一天刚刚喝了酒,情绪稳定、嗓音低沉,带有一种天然的倦怠感。

    那声音飘进于乔耳膜,她觉得新鲜。

    “是,是,我知道,这是大学教材里提到的词。对,对,他说得对。德国TE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一个事业部,可人家只做研发,真正投入应用,起码是五年以后的事情。而且,大公司有那个财力,愿意为前瞻性技术买单,咱们公司难道要拿交付客户的设计做试验吗?”

    于乔听到电话那边又说了番话,提到了李健林,语气很是左右为难。

    陈一天眼皮发沉,强打精神清了清嗓子说:“行吧,既然李总认同他的方案,那咱们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吧。”

    对方很是惊讶,说:“那我要把之前的底稿推翻了啊!再说了,柔性工装怎么弄?材料用什么?定位器没有了,激光定位,好,基准怎么找?”

    “……”陈一天懒怠地握着电话,头随着车的颠簸一点一点,如果不是接着电话,他肯定已经睡过去了。

    于乔关切地扭头看他一眼。

    车外霓虹灯的光扫过车内,陈一天高大的阴影笼罩着于乔仰起的脸。

    “我在呢。”对方“喂”了两声,以为电话掉线了。

    其实他想说:“你看着弄吧。”他不想再坚持己见了。最近两个设计的活,设计室都是就两种理念掐来掐去。陈一天不是好战的人,他更不会拿自己看家的本领争宠夺权。

    他把“你看着弄吧”吞了回去,提了提肩,坐正一点说:“定位器的事,你再问问他。”口中的他是指那个抱定外国月亮的设计师。

    陈一天从不跟于乔谈工作。

    于乔知道他入这行也算歪打正着。开始是为了赚钱给于乔治病,后来于乔病好了,他已经在行业里小有名气。

    于乔知道有个引他入行的师傅,也知道陈一天跟那个师傅很对脾气,设计理念可以说是“师承”,但性格和行事风格的相似,只能说是缘分了。

    这通电话并不愉快,陈一天的疲惫似又加重,像傍晚急遽消沉的天色。

    没过多久,电话再次响起。

    陈一天对着手机显示的名字长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做了什么重要决定。

    来电人是李健林。

    陈一天如常应答:“是,是的。对,的确应该鼓励。好的,我一定尽全力配合。李总,您说哪里话,不管陈哲在不在,我在海鹰都不会有所保留。”

    这番话引得于乔又惊又好奇。

    于乔和陈一天座位底下就是公交车发动机,轰鸣声打扰到了这个电话。

    “李总,我在回沈阳的路上。我回去第一时间找您详谈。”

    在市区换乘时,已是华灯初上。

    换乘站就在知名商业街尽头,二人逆逛街的人流而行,路过两家沈城知名金店。

    店里的灯光和金银、钻石的光泽交相辉映,于乔在离乱的光线里,看见陈一天耳后的发际线,那里似有白发时隐时现。

    她心中酸涩,忍了又忍,才没有上前挽住他的小天哥哥。

    等公交车的人排了长队,于乔和陈一天上车时,刚好剩下一个座位。

    陈一天侧身,示意于乔坐下。

    小姑娘犯狞,推让了几个来回,站在身后的人往前挤了挤,那意思是:你俩不坐让别人坐。

    于乔死活不坐,瞪圆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宇宙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吓我一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吓我一跳并收藏宇宙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