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于乔一战成名。

    她为五年二班拿了三块金牌,抵全班男生拿到的金牌总数,此后的好几个月,她在学校受到了更多关注。

    但她的生活重心不在“经营人设”,她惦记着陈一天的提议。

    陈一天说要带于乔去他学校玩。

    秋末冬初的一个周末,于乔迈进了东北工业大学的小西门。

    这所学校几十年前叫东北工学院,后来合并了本市几所机械类、工业设计类学校,改名东北工业大学。

    这名字毫无气蕴,校园风景也无法媲美二流、三流的文科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

    可这所学校的名气却是响当当。有多位响誉中外的院士出版这里,毕业生占领了国内的航空、航天两大领域,与北京某所高校、上海某所高校分庭抗礼。

    在国内的航空领域、航天领域,东北工业大学已形成一股无形的势力,这种“校友”的关系网不可小觑。

    下了公交车站,走到小西门,要步行穿过一个开放的老旧小区。

    全是80年代的灰败建筑,五层小楼,小区几乎没有物业,是东北工业大学的教职工家属区。

    于乔系了一条毛绒绒的白色围巾,带大雪花图案的红色毛衣,很喜庆。

    外面罩了棉服,因为她瘦,棉服有点空荡荡。

    这身行头都是新买的。

    于香寄来的包裹里有几件厚衣服,都是于乔去年穿的,她今年长得快,衣服全小了。

    陈奶奶给她买了这一身,从里到外换了新的。

    于乔本不想让陈奶奶破费,陈一天说钱是于香出的,她走之前留给他一千块,让他帮于乔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上午十点半,小西门——这是陈一天和于乔约定的时间、地点。

    十点二十分,于乔提前到了,陈一天也提前到了。

    于乔一路上再三确认路线,加上走得急,鼻尖渗出细密的汗。

    小西门其实并不小,有一扇对开的大铁门,只是常年关闭,只开放侧面的小门。

    小门只容一人通过,两侧立着方形水泥墩子。陈一天站在门外,靠着水泥墩子,棉服外套拉链也没拉,露出里面一件薄薄的浅色T恤,牛仔裤。

    陈一天很少穿浅色,这个浅色T更像是寝室里的随意打扮。

    “冷不冷?”

    于乔摇头。

    “啊,找到了,还担心你坐过站呢!”

    晨光遍洒,小西门人流穿梭,现世安稳。

    于乔问道:“哥,你带我去哪?”

    “先去食堂。”

    “我吃过饭了。”

    “我还没吃呢!”

    于乔恍然大悟,他如果不跑步,是肯定不会早起的。他应该是起床就来接她了,这个时间去食堂,吃的算是早饭还是晚饭呢?

    于乔跟陈一天委婉表达过,想去小天哥哥的大学看看。

    对于乔的意愿,陈一天之前都置之不理,架不住陈奶奶帮衬,也总让陈一天带于乔去“见识见识”,加上运动会后,陈一天对于乔有了些微好感,野兔子奔向终点的画面,也可谓热血沸腾了。

    于是,陈一天赶上个没事的周末,就把于乔叫来了。

    东北工业大学有好几个食堂,工科院校,给食堂起名都简单粗暴: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还有一个教职工食堂。

    一食堂是全校最大的食堂,离小西门也最近,二人进了食堂,不到十一点,还没开餐。

    一路上,于乔两只眼睛简直不够用。

    虽然这所学校没有文艺气息,可百年老校,自带沧桑。

    从小西门到一食堂的路上,古树参天,落英满地。

    有步行或骑行路过的学生,于乔都盯着人家的背影,追随老远。

    他们都是大学生啊?他们在小学里排第几啊?他们都好有朝气啊!

    陈一天揪住于乔的脖领,把她提上人行道,身后两个滑轮滑的同学呼啸而过。

    “看什么啊!看路啊!”

    轮滑碾过的声音让于乔缩了缩脖子,终于老实了一点。

    这个时间,早餐收了,午餐还太早。

    陈一天走在前面,于乔挑开军绿色棉门帘,呆呆地站定。

    这就是大学食堂啊!这食堂好大啊!

    在陈一天眼里,这无非是个吃饭的地方。虽然没开餐,空气里飘着食物残留的味,谈不上香。

    食堂窗明几净,打扫得很干净。可这菜味是渗入一桌一椅的,就像一位经常用香水的女人,就算哪一天没洒香水,她还是会散发出同样的香味。

    整个食堂有几百张桌子,没开照明灯,二人选了靠窗的位子坐定。

    桌椅大多是深绿色,有几桌明黄色和海蓝色。一桌四椅,用很厚实的L型铁条焊接,可以整体移动,但是桌子和椅子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点餐区还没摆上食物,头顶的玻璃橱窗贴着红色标语:“珍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宇宙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吓我一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吓我一跳并收藏宇宙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