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相视而仰头叹气,聊了个天,就让各自有各自的心思了。

    这场谈话效果不是很理想,姜县令做了个总结。

    姜安昭希望女儿嫁得好,萧家是不二选择。

    姜小七希望老爹一心一意为善良美丽的娘亲就好。

    可是,这一次谈话,真的闻起来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五味陈杂啊!

    这会儿,会堂外有小厮来报:“老爷,小姐,刘捕快过来有事找。”

    姜安昭再次叹了口气说,“让他进来吧。”

    刘正来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向姜县令作揖行礼,“大人,姜班头,大事不好了,长丰县出人命了。”

    姜安昭和姜小七父女俩一听这话,两人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同说道,“刘捕头,怎么回事?”

    姜小七不敢相信,一切都好好的平平静静的,怎么这会儿就发生命案了?

    可这事情要发生,哪能挑时间捡地方的啊。

    她不再跟老爹胡扯下去了,直接叫刘正来马上一起往衙门去。

    姜安昭在后面千叮嘱万叮嘱,有什么情况要马上来报。

    相安无事多久的长丰县,怎么就来这么一招呢?

    模范县城这名号不会就此受到影响了吧?

    姜安昭想多了。

    “正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姜小七严肃的问道。

    刘正来气喘喘的回道,“刚才有人来报案,在乐清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一具尸体,瞧着应该是没多久前遇害的。”

    “有叫人过去现场了没?”

    “维白哥已经先过去了,还把张仵作一起带上。”刘正来汇报道。

    “嗯,我们现在还是直接往现场去吧。”姜小七和刘正来两人走出姜府大门,两匹黑马已经在那等候着。

    两人跨上马背,挥动皮鞭,马不蹄停的往事故现场去。

    此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平民百姓都回家炊烟袅袅了。

    有大事发生,什么美景美人都无心欣赏,心头堵得慌,姜小七本还想着跟姜县令讨点功劳,跟兄弟们一块去畅怀大饮一番的。

    这是什么玩意啊?竟然来给她挖一个坑掉进去。

    姜小七跟刘正来快马加鞭的到了事故发生点,三四个捕快打扮的在维持现场秩序,张仵作蹲着仔细看着尸首。

    天色渐晚,但还是引来了一些围观者,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马长武怎么如此倒霉啊?这一走,家里人怎么办啊?”

    “是啊,他这么好的男人,竟如此短命。”

    “不就是,辛辛苦苦的挣点钱不就是为了病在床上的媳妇啊。”

    几个人不由的感叹了几声。

    他们所说的话都入了姜小七的耳朵,姜小七心想,这死的人不会是她认得的那位吧?

    姜小七走了过去,一看倒在地上的人,真的是那位晌午时遭遇马六行偷窃之举的受害人啊。

    “张大叔,怎么样?”姜小七问张仵作。

    “小七,这受害人应该死没多久的。”张仵作回道,“他是因脑门被撞击失血过多而死。”

    张仵作一针见血的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姜小七听。

    姜小七点了点头,“我晌午的时候还碰见他的。”

    张维白走了过来,说道,“姜班头,我们搜查了四周,没有发现可疑作案工具。”

    姜小七环视了周围,这条小道有点偏僻,但回到乐清山那头这倒是一条近道,省了些路程。

    “张哥,谁报的案啊?”姜小七问了张维白。

    “报案的人在衙门,猴子在给他做笔录,就没带到这儿来了。”张维白说道。

    “正来,去问问那几个人,了解点情况,竟然认得此死者,定会知道点什么。”姜小七说道。

    刘正来颔首示是马上去办。

    姜小七自己再次勘察了现场。

    这小道不是很大,差不多能过一辆马车的宽度,目测也有一里左右,没有什么人烟的,只不过是交叉路道罢了。

    小道的两边是葱葱树木。

    没有打斗痕迹,在死者周围什么重物尖物都没有,只有一条平坦的道路。

    姜小七蹲了下来,睁大眼睛看了路面痕迹,也不坑坑洼洼的,只有脚印,还有两道清晰的马车轱辘痕迹。

    “张哥,麻烦提个灯笼来。”姜小七转头对张维白说。

    张维白提了灯笼过来,姜小七接过手,照了照周围。

    刘正来把围观的几个人叫到边边去,询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人是住在马长武家附近的,知道马长武一些情况,就一五一十的把情况说给刘正来听。

    问完问题,刘正来总结一句话,这男死者太有善心且痴心,可是怎么好人就如此短命呢。

    刘正来也无意识的叹了口气,感觉很是无奈。

    姜小七看了看路边的树木,仔细端详,还真的看出点问题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古代当捕头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豆米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豆米蓝并收藏在古代当捕头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