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井村是豫省最靠北的一个村落, 山地崎岖,有些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粮食不过恰恰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但在战乱年代, 闫井村却是人们眼中的世外桃源。崎岖的山路和不甚要紧的地理位置让日本人毫不犹豫的略了过去。

    然而, 它如今却正在遭受一个考验——蝗虫来袭。

    夜凉如水, 村中一个个火把被点亮了,村人手中拿着网兜, 赶着鸡鸭严正以待。

    村长闫三武趴在地上,侧着耳朵倾听。

    扑哧扑哧的蝗虫振翅之声传来, 闫三武神色严肃, 忽然,站了起来, 大吼一声, “拉网!”

    村人紧张起来,慌手慌脚的将一面面网拉开。

    “快、快!”闫三武振臂疾呼,村人加快手上的动作, 半大的孩子在网后努力控制着饿了两天的鸡鸭, 稚嫩的脸庞上刻着坚毅。

    无疑, 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 闫井村的生死存亡就看此一役。

    如果过了今天,蝗虫会继续往南飞, 而闫井村也能赢来短暂的生机。如果失败,那么他们只能逃荒去了。当然, 一切都要看这批蝗虫的数量决定, 如果是扑天盖日的蝗虫, 他们也是束手无策的。

    庆幸的是,这个季节蝗虫还形成不了大规模的效应,加上山区不比平原,还让他们有了博一博的勇气。

    扑哧扑哧的振翅声越来越响亮,村人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

    和老天斗,能行吗?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上面没有赈灾,没有地方可去,离开家乡,他们将是死路一条。

    扑哧扑哧,蝗虫的先头部队到了,一头撞在了网上,有那些不太幸运的撞在了火把上。噗嗤噗嗤的声音不绝于耳,传来一股子油脂的焦香味。

    闫三武并没有被眼前暂时的胜利蒙蔽住眼,一切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一场恶战。

    “呱呱呱。”孩子们看见漏网之虫,赶着鸡鸭扑了上去。

    帮不上忙的老人们在不远处跪地对着上天祈祷,希望不要碰到大批量的蝗虫。

    越来越多的蝗虫扑了过来,火把噗嗤嗤忽明忽灭,忽然,一个火把被蝗虫扑灭了。人们的心都提了起来,果然,没过一会儿,火把挨个被扑灭了。借着月色黯淡的光,能够清晰的看清闫三武绷紧的下巴。

    “哎哟!”小五子脚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网子的一角落地,大批的蝗虫从这个口倾泻而入。

    “六子,过去补上。”闫三武高声大吼。

    六子奋力跑到小五子身边,他们身上已经挂满了蝗虫,费力的将网撑了起来。

    “呱呱呱。”孩子们一面赶着鸡鸭,一面用小网兜扑捉那些蝗虫。

    “大家坚持住,看样子是小股的蝗虫,俺们能够消灭。”闫三武高声大喊,给大家打气。

    “老天爷知道俺们没肉吃,给俺们送肉嘞!”闫三武想尽法子鼓励大家。

    村人明白闫三武的用意,纷纷高声喊着号子。

    “哟呵哟呵,抓蝗虫,哟呵呦呵,吃蝗虫,哟呵呦呵,不用油……”

    闫三武也跟着大家高喊,不时地跑到体力较弱的人那帮个忙。

    “加把劲!”

    “叔,鸡鸭吃撑了,咋办?”一个孩子面色仓皇的跑了过来。

    闫三武的眉头高高隆起,抬头看了看天色,夜还长的很,他最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正在犹豫之时,村子后方出现一辆辆车,人人拎着一盏白亮的灯,车上放着一个个白色的大水箱。箱中传来巨大的叫声。

    “薛湖镇褚家。”褚调阳自报家门。

    自从《农报》刊登可能会有蝗灾后,他一直密切关注蝗虫的动向,一股两股的小蝗灾并不可怕,让人惊恐的是让蝗灾聚拢起来。一旦让蝗虫汇聚在一起,就只能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了。

    与其坐等灾难,褚调阳更愿意将它们扑灭在萌芽状态。

    于是,‘游手好闲’的褚家大少购买了一大批的赛璐璐水箱,亲自带着大批的牛蛙赶到了蝗灾发生的最前方。

    听闻是曾薛湖镇褚家,闫三武又将注意力转回了网子那边。3月天的蝗虫还形成不了大规模的蝗灾,如果操作得当还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闫三武愿意领着村人抗击蝗灾的原因。

    褚调阳见状也不恼怒,让劳工掀开了盖子。

    “放牛蛙。”

    牛蛙本来就爱夜间活动,它们转动的眼珠子,看见一只只从它们头上掠过的蝗虫毫不犹豫的伸出了舌头。

    它们将贪婪的个性发挥了十成十,扑扑跳出了水箱,虎扑向了蝗虫。

    随着一车车的牛蛙被运来,闫井村的情况眼见的发生了翻转性的变化,牛蛙不节制的大吃二喝,给蝗虫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闫三武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感激地走到褚调阳面前,激动道,“谢谢大少!谢谢大少!”

    “呵,不用你谢,我是为了我家的地,我家有块地离这不远。”褚调阳的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婉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婉婷并收藏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