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省有句俗语:牛头鼠尾叹如何, 转过兔年笑呵呵。羊马年, 广收田,防备鸡猴那二年。这句话代表了农民对生活最朴实的憧憬,1942年恰逢马年, 薛湖镇的人都对来年生出了不少美好的期望。

    在杜春琪的支持下,高传和曹存咏开始准备将过年期间的集市办得热热闹闹的。这样一来周得嗣爷孙俩的耍猴就不够看了, 加上天气冷, 猴子不爱表演了。

    惹急了那两只猴子还抱着人要咬呢, 二人一看这样不行,必须有更新鲜, 更喜庆的。

    “听说以前有的村过年会一个村的出来舞龙舞狮挣点辛苦钱, 不若找一个干过这行的村让他们来上十几天。”曹存咏建议道。

    高传一拍脑袋,“哎呀!俺咋就想不到呢,这个俺知道, 瓦店村以前就干这个来着,我去找他们。”

    说完高传转身就走了, 看样子是打算亲自去瓦店村。

    曹存咏丝毫不怪, 高传就是这个性子,凡是亲力亲为,硬是将整个村的人都看成自己的责任。舞龙舞狮队在农村是头一等的大事, 高传不亲自去谈别人还不信呢。

    高传带着长子高国栋坐上牛车去瓦店村, 路上吩咐儿子, “看俺咋和人谈, 以后这种事你来。”

    其实他并不像曹存咏想的那么高尚, 还是存了些自己的小心思的,至少这种历练的机会他要给自己的儿子。

    “俺知道。”高国栋点点头。

    牛车轱辘轱辘的往前走着,压得雪吱吱嘎嘎作响,没过一会儿,高国栋的脸就通红了,使劲搓了搓脸,高国栋撩开了话头,“爹,听说干娘过年要给人发红布,你说小沙田村的人到时会不会来占便宜?”

    高传一噎,想到还真有这个可能,上次他们来正好碰到县长,被喝退了,一时半会儿不敢来。可让他们死心是不可能的,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好日子飞了。儿子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对于小沙田村必须警觉起来。

    又是一阵的沉默,吱吱嘎嘎终于到了瓦店村。

    瓦店村最大的财主是全老财,他家的土地连成片,几乎看不到边。按照常理,全老财该是村长才是,可是这人死抠,又不会来事,村里上上下下都被他得罪了个遍。就是他的族人也不太待见他,因而,瓦店村的村长反而是个族老。

    “传子来了,外面冷,快进来。”老全头一看见是小高村的村长高传来了,笑眯眯的热情招待,看到高传身后的高国栋,笑得露出掉了老牙的牙床,“呵,这是你儿子,虎头虎脑,一看就有把子力气,是个好儿郎。”

    对于老全头的夸赞,高传心里极高兴,转而和他说起了舞狮舞龙队的事。

    老全头听了,笑得满脸褶子,“这可是大好事啊!”

    老全头拍着大腿,虽然因为高产土豆村人不至于饿肚子,可谁不愿意多挣点?周杜夫妇可是薛湖镇有名的大善人。

    想到这,他赞赏的看向了高国栋,“你们娃娃那阵子种下的土豆可是救了一大批的人,听说现在乞儿都是靠挖土豆过活的,就是有一个两个逃难来的外乡人也靠着路边的土豆活命。”

    说到这,他不由地感叹,他老全头活了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大的手笔,就是圣人也做不到。

    高国栋再次被夸,挠了挠脑袋,“我们不过出了力,是干娘做的善事哩!”

    他这般不居功的表现让两个成人心中暗赞。

    话归正传,老全头叫来了儿子,“你把全福子兄弟几个叫来,让他给传子演示两下。”人老成精的他不忙着和高传谈价,先让人看看他们的本事。全福子兄弟五个,分别是福禄寿喜财,身型灵活,是舞狮好手,只是这些年少有舞狮的机会让众人有些淡忘了他们的本事。

    老全头的儿子全富贵听自家老子的吩咐立刻就出了门,没过多久,就听见门外有些喧闹的声音。老全头眯着眼和高传拉着家常,优哉游哉,高传老于世故,二人颇能聊到一块去。只有高国栋听见动静有点坐不住了,屁股底下像是长了针,扭得厉害。

    高传知道他想去看热闹,瞪了一眼高国栋,后者立刻老实了下来,然而没过一阵儿,外面但凡有个新鲜的声音,他又坐不住了。

    高传知道儿子毕竟年龄摆在这,无法,只好对高国栋说,“你出去玩会儿,我和你全爷爷好好说说话。”

    高国栋如蒙大赦,好歹还记得说几句客套话,一说完立刻跑出了门。

    出了门,他就往声音喧闹的地方跑,果然看见了全富贵正在和几个人从库中往外搬东西,周围围了一大圈的人。

    “富贵,咋把行头搬出来啦!”围着的闲汉问。

    全富贵笑着,“来了个大活,等下都不要闹。”

    众人听了很是高兴,一般说大活就是基本全村的男人们都出动,这可是十来年都没有的大事。人人心里盘算开了自家能得多少,话音里不由带了几分的欣喜。

    高国栋凑近看到了狮子,狮子头是用柳框糊着彩纸做的,简单到粗陋,但一眼看上去就十分喜庆。村民们七手八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婉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婉婷并收藏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