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 英美等国在中国设立了不少教会学校,因为中国的国情, 学校中女子学员居多。这些教会学校不但对学习成绩和礼仪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外在形象上也有着自己的要求, 女生穿校服,剪短发, 不化妆,不涂口红, 不染指甲。

    按着杜春琪的要求, 神父直接从安徽的教会学校调来了十来个形象、英文都极为优秀,又会说南京的话学生来。她们由一位神父亲自带队, 有组织有纪律, 反而最先到达,已经在洛阳大教堂中住下了。

    杜春琪二人的住处本来另有安排,鉴于时间紧, 他们直接也和学生们住在了教堂。

    第二天, 杜春琪就开始选拔演员了。

    按理, 演员是需要专门学习的, 然而,这些学生基本来自南京, 几乎都是在南京城破之前逃出,除了吃戏比较重的书娟, 大多数人本色演出足矣。不过是粗粗传授了写表演知识, 这些女学生们的演出反而比起原电影更富有真实感情。

    就连选拔‘书娟’也不是什么难事, 教会学校本就有演话剧的传统,学生们本就有一定的演技功底。

    看学生们表现的不错,杜春琪干脆将剧本发了下去,又跟她们整个串讲了一遍戏后,随她们自行理解背诵台词去了。

    隔天,莫大师夫妻风尘仆仆带着儿子宝齐和14名各具风情的□□们走近了教堂。

    “哎哟!我们也能进教堂了”

    “上帝也要来救赎我们啦!”

    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她们的声音又尖细又软绵,色彩艳丽的旗袍上披着各色大衣,人还未走近就能问道扑鼻的香气。

    领头的女人一摆手,她们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般止住了声音。

    一个圆头圆脑,眼睛十分像莫大师的小男孩从她们身后钻出。

    “这就是宝齐吧!”杜春琪热情的招呼。

    莫宝齐丝毫不怕生,“我是莫宝齐,您一定就是杜夫人了,很高兴见到您。”他有礼貌地走到杜春琪跟前,小大人似的鞠躬问好。

    拉着莫宝齐的手,杜春琪看向了莫大师夫妻等他们介绍。

    “这位是杜夫人,这是我上回说的青兰。”莫夫人介绍。

    杜春琪这才细细打量青兰,在这些女人中,她不算极漂亮,但皮肤极为白皙,眼睛妩媚而清亮,气质却淡雅如兰,十分矛盾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用现代话来说,她长了一张高级脸,这种长相不论在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眼里都属于美人。

    和青兰打过招呼后,杜春琪夸赞,“莫夫人推荐的人果然极妥当。”

    莫夫人听她这么一说嘴上虽然谦虚了两句,眼里却十分高兴。

    “如此就打扰了。”青兰的声音依旧清淡,反而让杜春琪更欣赏她了。

    恰在这时,陈德光带着一个胡子拉碴的西方男人过来了,那个男人一见到青兰眼睛都直了,用英语夸张地说,“啊!我的心被丘比特射中了!”

    “他是美国人一个小混混。”陈德光简短的介绍,杜春琪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或许在她看来,拍摄这部影片是见证一个历史,但对于时下的政府来说,他们更愿意用的这部片子抱紧美国的大腿,挑起美国参与这场战争。

    耸了耸肩,杜春琪问,“他能演好吗?”

    陈德光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对着青兰大献殷勤的汤姆说,“绝对本色演出。”

    ……

    看着众多演员,杜春琪觉得‘本色演出’几个字还真给她省下了不少事,哪怕是李教官等一应教导队官兵也被陈德光替换成上过战场的老兵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坦克,我们损失不起。”陈德光说。

    杜春琪想了想说,“那就不用坦克了,我自有办法。”

    她想起行李箱中淘澄来的原片胶卷,不光是坦克,包括一些拍摄难度比较大的地方只能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段了。

    一切准备就绪,影片开始拍摄了,陈德光似乎闲了许多,每天总有许多时间耗在教堂,有时还会提出些意见。

    “这一幕重新拍。”他坐在那打断了周存彦的进程,杜春琪不解的看着她,翻了翻手中的分镜头脚本,几乎完全相符。

    “我的意思是加一个镜头。”陈德光面无表情,他走到书架那抽出了一本圣经,说,“让日本兵‘践踏’圣经,这一节特写。”

    杜春琪张大了嘴,还能这样?

    接着一连几个镜头,陈德光再次拿圣经做文章,被鲜血浸泡的圣经,被日本兵染血的刺到刺穿的圣经,他们对圣经的蔑视,甚至有一幕是一个日本兵撒尿时不小心尿到了罐子边的圣经上。

    杜春琪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向他的目光都变了。

    “既然美国人都信教,就让他们的民众看看日本是如何糟蹋他们的圣经的,而我们,至少教堂中的女学生都是虔诚的信徒却被日本这样对待……”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杜春琪已经可以想象西方人的愤怒了。

    或许西方人能够忍受纳粹德国对犹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婉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婉婷并收藏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