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关于珍珠港的材料, 夫妻俩彻底放松了下来, 土豆丰收在即,大棚架子也立的差不多了,就等着收获。

    周存彦却不得闲, 他的书正好进入尾声,正是忙碌的时候。

    再加上杜春琪的月份越发大了, 夜里常常腿脚抽筋, 作为三好丈夫的难免要爬起来伺候媳妇的。没过多久, 两只眼睛就挂上了青红的眼圈。

    “书不在一时,别累坏了。”杜春琪劝他。

    “马上要收获了, 又该忙起来了, 估摸你也要赶到那阵生,算起来就这会儿闲一些。”周存彦一面按着她浮肿的小腿一面说。

    “腿都要肿成萝卜了。”打趣着妻子。

    杜春琪一听心中有些恼了,眼珠子转了转, “那也是纤细的胡萝卜。”

    背着脸笑了阵子,一本正经的看着一双小腿, 状似诚恳的点点头, “嫩白细长的胡萝卜。”

    毫无意外的挨了一记脚蹬,笑着揉了揉胸口,周存彦委屈的说, “怪不得说孕妇得罪不了, 瞧, 你蹬了我一脚, 可我还担心你动胎气了没。真是亏了, 亏了。”

    大脸上挤出怪相,一番话说得二人相视而笑。

    第二日,周存彦继续忙碌他的书籍,照片已经全部洗出来了,按照大纲将照片一一挑选好,而后开始执笔写。

    这些日子几乎都和猴子泡在一起了,日日看着周得嗣和周承明二人训猴,听他们讲其中的诀窍,他心中不但有了大概,就是让他训猴也是不惧的。

    可是一旦动笔,他心里有点打颤了。

    “我就一厨子,没什么文化,干脆就让曹存咏写吧!”

    最后一步,他有些退缩。

    杜春琪让他写书的目的就是提升他的心气,哪里会同意周存彦退缩。如此,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写了。

    “哎!我不太会写繁体字呀!”

    杜春琪翻了一个白眼,“谁让你用繁体字写书了?”

    挠了挠脑袋,“不是还要让曹存咏润笔,他能看得懂简体字?”

    “打印。”

    简单的撂下了两个字,由着他自己选择。

    最终,周存彦居然还是选择用繁体字写书,杜春琪一脑门子的黑线,不过她爱的就是这样较真的人呵!

    随着字典一页页的翻动,小高庄的土豆要收割了。

    “东家,您看是不是办个开镰仪式,昨天晚上俺偷着挖了一窝子土豆子,足足有这么大,不老少,绝对大丰收。”

    高传一大早就兴奋的跑到了周存彦跟前,杜春琪的月份越来越大,村里的事物基本都汇报到周存彦这了。

    “开镰仪式?那叫草台班子唱出戏得了。”周存彦一颗心基本都挂在老婆高挺的大肚子上了。

    高传摸了摸脑袋,总觉得有点不够,继续说,“真是大丰收,绝无仅有的大丰收。”

    周存彦呵呵一笑,“不是早就说了,亩产3300公斤,要是差得多了我还要找卖种子的算账呢。”

    高传有些傻眼,为啥要找卖种子的算账,已经是大丰收了,他还没想明白,周存彦又接着说了,“再说,我们是收土豆,用挖的,用不着镰刀娃!”

    高传恨其不争的看了一眼周存彦,东家也真是的,那么大一场丰收居然不办开镰仪式,要是得罪了神仙怎么办?

    在他的百般劝说,周存彦不甚关心下,高传还是举办了一个颇为盛大的开镰仪式。

    一个艳阳天,四里八乡的人们汇聚在小高庄。

    周存彦硬生生的被高传推到了小台子前讲话,底下曹存咏举着摄影机目光灼灼的看着他,头上不禁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周存彦一手握着大喇叭,看着底下仰头看着他的民众,心中奇异的涌出了一股股的自豪之情。

    人头攒动,数是数不清的,这些人,他敢说一大半人都是因他们夫妻才能好端端的活到现在。

    “乡亲们,很高兴你们今天能够来参加开镰仪式。”

    他大声说着,“这场丰收必将载入史册,历史将永远铭记1941年11月豫省小高庄、李楼村、金顶村……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丰收。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地里来测测亩产量。”

    人群立刻欢呼起来。

    摄影机如实地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各个村落精心挑出的壮硕的小伙子伸展着膀子,扛起了锄头。

    高国栋从村头跑来,气还没喘匀就焦急的开口,“爹,小沙田村的人还没来,咋办呀!”

    高传沉下了脸,默默道,“不应该啊!白德正说过要派十来个壮小伙来参加的。”

    不好,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他脸色猛然一变,见大家伙儿都往地头走去,匆匆交代高国栋,“你去找三赖子,和他一起去小沙田村看看啥情况,千万要注意,别惊动了人。”

    高国栋心中也隐隐意识到事情不太妙,一溜烟儿跑开了。

    高传压下心中的猜测,投入到开镰仪式上。

    人群有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婉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婉婷并收藏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