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去工厂上班这事,夏迎秋也不是第一次想了。最开始在老家的时候她当然没这个意识,那时候女人都在家呆着,洗衣服做饭带孩子,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而且农村生活单一,能劳作的也只有农活,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选择。

    “纺织厂我知道我知道。”夏迎秋赶紧抢着说,“我听说还要考试,挺难进的。”

    别看郑伊然跟她们几个年纪都差不多,但是毕竟是读过大学的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是,现在工厂用工很严格,要经过层层筛选,但是我既然能来跟你们说,还是因为爸爸那边能有朋友帮上忙。如果你们需要的话,爸爸就去帮忙疏通一下关系。”

    夏思梅一直垂着头不敢应声,夏迎秋有些着急:“四妹,怎么着啊?你要不要也一起去?”

    “我……”夏思梅有些犹豫不决,“我……能行吗?”

    “你以前也没做过,怎么知道不行呢?”什么事夏迎秋都敢抄家伙,“咱俩虽然没念过书,但是纺织厂不需要有多少文化,能干活儿就行了,虽然我也不知道线怎么纺,但是我可以学啊!”

    郑伊然抿嘴而笑:“迎秋姐还是跟以前一样爽快。”

    “那这事就拜托你了。”夏迎秋拉住郑伊然的手,“对了,郑老师最近好吗?”

    说到这里,郑伊然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不太好……”

    单蕙心和夏迎秋两个人面面相觑,单蕙心担忧地问:“怎么了……刚才没听你说,还以为……”

    “最近妈妈的身体不太好,爸爸很担心,一直在陪她。”郑伊然神色黯然,“我跟你们说过我小时候是住在北京的吧?那时候北京还叫北平。原来我们郑家也算是豪门世家,我爷爷是个商人,抗战的时候爸爸把全部家产都捐了出去,投身革命……后来妈妈和爸爸失联,她带着我到北平等他,因为那是他们相遇相爱的地方……”

    夏迎秋听得痴了,她从来不知道世间会有如此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

    “那……那后来呢?”

    “后来有人告诉我妈妈说,爸爸早就牺牲了,但是她不相信,一直在等他,解放以后,妈妈在上海的朋友告诉她爸爸回了上海,我们就离开了北平,和他擦肩而过……”郑伊然怅然叹了口气,不过她马上恢复了笑容,“再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他们在上海团聚了,再也没分开……”

    单蕙心跟夏迎秋一样,为这种缠绵悱恻的爱情感到兴奋而悸动,她在书中读过很多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却从未如此接近。

    “郑老师以前没说得这么详细,不过我想也是,他一个男人,要是唧唧歪歪说这些我们又得嘲笑他跟个娘儿们似的了……”夏迎秋说着突然捂住嘴,“你看在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面前我又露怯了,又说这种糙话……”

    郑伊然忍不住笑着去拽夏迎秋的胳膊:“我都好久没听见这么熟悉的话了,太接地气儿了,以后看来我得经常来找你们,也让我沾点儿烟火气。”

    郑伊然的到来让夏迎秋和夏思梅姐妹二人突然从“普通群众”一跃成为“工人阶级”,夏迎秋找了个白帽子戴在头上,又套上一对白套袖,俨然一副漂亮可人的纺织厂女工的模样,这让单蕙心很是沮丧。

    自从扫盲班停课以来,单蕙心的所有工作就是在家洗衣服做饭照顾两个孩子,虽然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不太用操心,但是单蕙心还是忙得焦头烂额,几乎睡不了一个囫囵觉。志国最近会爬了,得时刻有人看着,不然可能一个不留心就摔下炕。

    虽然明保成跟单蕙心提过回老家的事,但是现在交通不便,回去一趟可能要花费明保成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就算是明保成同意,单蕙心也舍不得,想着等以后光景好了再说。生活本来充满苦难,但是家人给予的温情让单蕙心不忍心对他们抱怨。

    志国年纪太小不懂事,饿了困了尿了拉了都只会大哭,根本不会顾及单蕙心的情绪;女儿明其华则贴心多了,她总会帮着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晾衣服、晒玉米之类的,单蕙心看着她跑前跑后的小身影,倍感欣慰。

    郑伊然没几天就回城里去了,她临走还叮嘱夏迎秋和夏思梅姐妹俩,既然打算到纺织厂做工,在招工的时候就要好好表现,要踏实稳重一点儿。

    夏迎秋知道这话主要是说给自己的,毕竟夏思梅横看竖看都是一副安静乖巧的模样,只有自己好像被火烧了屁股的猴子似的,只会到处乱窜。

    尽管夏迎秋已经竭力收敛了自己的性子,尽可能不笑不说话,但是最后工厂还是只录用了夏思梅一个人。

    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夏迎秋的火气可算是搂不住了,她跑到单蕙心家里抱怨:“蕙心姐,你说我咋不行了?纺织厂纺线,我怎么不能纺了?我看上去像傻子吗?”

    “伊然不是说郑老师托了关系?没理由不要你啊。”单蕙心看见夏思梅站在旁边,也不好意思直接说“郑老师主要是推荐你,你四妹才是捎带着的”。

    “嗯,就是没要,还跟我说人够了,这个车间就要一个人。”夏迎秋怎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潞城明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宁余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余心并收藏潞城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