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性格直率的夏迎秋不同,四丫头是个胆小软弱的人,就连跟自己的二姐说话,她都有些怯懦。

    “从去年开始粮食就不够吃了,冬天有几个人从别处偷了红薯烤着吃,把屋子给点了,还烧死了好些人,后来连红薯也没地方去找了,村里人陆陆续续都逃出来了……只剩下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没出来……小军他爷还有他奶都是那时候没的……”四丫头眼中含泪,“我跟小军他爹他们一家是跟着村里人一起跑出来的,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就想着就往北京走吧,北京可是首都啊,那肯定是有吃的,肯定能活命……”

    小军听到说他父亲,转过头来说:“我妈说我爸死了……死了就是永远回不来了……”

    “我们来的路上爬火车道,小军他爹……”四丫头捂着脸,泣不成声。

    “你……你别说了……你说得我都想哭了……”夏迎秋上前抱住妹妹,“我都没回去啊,不知道你们遭了这么大的罪……”

    并非夏迎秋不想回老家看望她的姐妹亲人,而是她在潞城生活得非常舒心,即使曾经与婆婆——岳修文的母亲有过或大或小的摩擦,不管结果怎样,最后也算是一一化解。

    比如现在虽然她跟岳修文搬出来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她依然像以前一样,白天做好饭给岳修文的母亲送过去,陪她聊天,给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最初岳修文的母亲不能接受儿子和儿媳妇搬出去租房子,她觉得这是奇耻大辱,顶不住街坊四邻说闲话,但是夏迎秋对此却不以为然,还有意无意在门口嚷嚷:“妈,我拿馅饼来了,我自己烙得馅饼啊!可香了!”

    平时爱嚼舌根的无非就是李凤英一干人等,但是现在大家都忙着填饱肚子,谁也没功夫理别人家的闲事。

    尤其是岳家人员简单,不仅有两个工作稳定的壮年男人,而且还没有一堆嗷嗷待哺的孩子,几乎是整个胡同里生活最好的家庭。再加上岳家的人待人和善,偶尔会接济一些街坊四邻,平时叽叽喳喳的夏迎秋也不是个会算计的小人,众人要说好听的巴结岳家还来不及,根本不可能去说坏话。

    岳修文的母亲也渐渐认清了现实,也就不再干涉岳修文和夏迎秋,而且现在粮食短缺,没有孩子的家庭反而减少了很多负担,她便也不再催促夏迎秋生孩子的事了。

    生活算是平静中有小波澜,夏迎秋也乐得其中,原来还想着是不是要回家看看家人,后来估计这几个异母妹妹也都四散东西,便不再念着回老家的事了。

    四丫头的突然出现又唤醒了夏迎秋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紧紧地抱着不撒手,呜呜哭着:“你们早点过来就好了……”

    四丫头和夏迎秋抱头痛哭,声音越来越大,整个屋子都被她们俩的哭声包围。

    “小军,这是大妹,你们俩一起在院子里玩儿,不要乱跑,我去做饭,不然她们这么一直哭下去咱们晚上就没饭吃了。”单蕙心看着依然抱在一起的姐妹二人,无奈地叹了口气。

    四丫头跟儿子小军大概是饿瘪了,他们母子狼吞虎咽吃了好几天饭才终于恢复到正常饭量。

    开始夏迎秋很是心疼妹妹,恨不得把家里的粮食都拿给她:“你敞开吃,虽然我们这边也是啥都限量,但是我们家修文在医院,吃个饭还是不成问题的。”

    后来看见四丫头的肚子跟个无底洞似的,岳修文有点担忧,他叫过夏迎秋,低声嘱咐:“迎秋,我不好说这话,你让四妹少吃一点吧,倒不是粮食的事,这样要吃坏的。”

    夏迎秋开始不觉得有问题,后来看四丫头的架势也有点含糊:“四妹,你少吃点呗,再这么吃肚子该撑爆了。”

    虽然四丫头嘴上答应的挺好,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因为以前饿得太厉害突然吃好多东西被撑死的例子也有过,岳修文虽然没亲眼见到,但是也听医院里的大夫和护士议论过,对此深感惶恐。

    “你还得看着点小军,别让他瞎吃。还记着小福吃耗子吃中毒的事儿吧?前几天我们医院里又送来几个孩子,也是吃了死耗子的,都没救过来。”岳修文至今想起还觉得痛心,“唉……”

    夏迎秋知道岳修文是个心软的人,尤其看不得孩子出事:“嗯,我肯定会看着小军的,他可是我的亲人啊,以后我不用担心了,你看我有大妹这个干闺女,有志国这个干儿子,还有小军这个外甥……”

    四丫头就这样跟她的儿子小军暂时留在了潞城。他们母子来得时候本来有包袱,里面有一些简单的衣物,但是因为不小心掉进河里丢了,命还是明保成他们几个救的,包袱自然也就不能让人再去河里打捞。

    岳修文和夏迎秋住的屋子不大,没地方再容纳四丫头和小军两个人,夏迎秋跟岳修文的母亲说明了情况,老太太倒是没拒绝:“既然是亲戚,就留下吧,就住儿子儿媳妇不愿意住的那屋吧。”

    夏迎秋虽然觉得这话有些“讽刺”,但是妹妹和外甥总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也就不去太在意那些细节问题了。

    四丫头跟夏迎秋性格迥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潞城明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宁余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余心并收藏潞城明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