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饭店?

    拎着水壶过来的杨晓清一听吓了一跳,不由得问:“开酒店那得多少钱啊?而且我们农村人,连一日三餐都才刚吃饱,哪来的闲钱去下饭店啊。”杨晓清对此并不看好。

    苏慕岩笑着说:“嫂子,不能这么说,你看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村吃都吃不上,还饿死了不少人。你再看看现在,我们村不但人人都有储备粮食,日子也越过越好。照这样发展下去,人都有钱了,下馆子的会少吗?”苏慕岩用最浅显的话,类比给杨晓清看。

    钟利军看向苏慕岩,嘴角露出浅浅的笑:“苏慕岩说得对,如今的中国像是干瘪的海绵,急需吸收各种水分、营养让自己变得饱满,这个时候的衣、食、住、行、用都带着黄金色彩。不出二十年,中国将会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苏慕岩看向钟利军,没有想到钟利军看的如此远,果然是个人才。不过,其实不用二十年,就最近几年,县城就会发生变化,先是修路,接着开工厂,最后这会儿,成为本市顶顶有名的工业园区。

    杨晓清虽然敢闯敢做,但是到底眼界有限,并不能理解苏慕岩和钟利军所说的一切,毕竟她如今的现实生活是,徘徊在温饱线上下。

    苏慕岩不一样,她重生过一次,知道中国后来的发展,所以,她明白八十年代是个骚动年代,也是个黄金年代。

    “谈条件吧。”苏慕岩说。

    钟利军微微愣了下,他没想到苏慕岩居然这么干脆利落。

    杨晓清则心有顾虑,暗暗扯着苏慕岩的衣摆:“岩岩,这不是胡闹的,咱没钱跟人合开饭店。”

    苏慕岩直截了当地说:“我没钱,但是我有手艺,有头脑。”

    闻言,钟利军哈哈笑起来:“我就喜欢和聪明人做事!简单,痛快!”

    杨晓清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这么说吧。”钟利军说:“既然你的馄饨手艺不错,那么你们其他手艺也不错。”其实他更看重的是她的勇气和聪慧。

    “所以?”苏慕岩问。

    钟利军说:“所以我出钱,你出技术和策划。我们先从馄饨做起。你看,你这馄饨,一碗五毛钱也不便宜,在这么小的地方都这么好卖了,连我这个挑剔的人,都看得上,那么,放在市里,一定更受欢迎。要知道,市里比这边富有,但是他们的选择性太少。”

    苏慕岩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匮乏,也庆幸自己回到这个市场初醒的黄金点,她点了点道,问:“行是行,但是苏记馄饨这个店,我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我现在没办法去市里。”

    “这没关系。”钟利军见苏慕岩如此上道,心里很是痛快:“我可以每天,或者每周从你这里取一批馄饨,我开车运到市里卖。”

    “天气这么热,怎么运?”杨晓清首先想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不能包多馄饨,不然馅儿皮儿都容易坏。”

    钟利军浅浅地笑了笑说:“做饭店生意,怎么能没有电冰箱呢。”

    电冰箱?

    杨晓清不由得重新打量钟利军,钟利军一开口就是开饭店,说完开饭店又说电冰箱,据杨晓清所知香雪海单门电冰箱要六百八十五块钱,双鹿牌双门电冰箱那可是要一千二百六十块钱的,这对她来说都是天价啊,一辈子都买不起,钟利军还说开车,没看出来居然这么有钱,不会是骗子吧?杨晓清没当面说,暗暗藏在心里。

    等到苏慕岩和钟利军商量妥当,两人准备明天签一份合同,钟利军这才离开,住在旁边的招待所里。

    杨晓清拉着苏慕岩,小声说:“岩岩啊,这钟利军又开饭店,又是电冰箱,又是车的,他不会是看你赚了点钱想骗你吧?”

    苏慕岩笑了:“嫂子,我有多少钱值得他骗,再说了,他很有诚意与我们合作。不然,他完全可以只从我们这儿进货,不用分股的。”所以说,钟利军并不只是想赚眼前,更想和她长期合作,共同致富。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前几年,做生意是被国家打压,被称之为投机倒把的,所以很多人却步。难得她有勇气站出来,钟利军自然想找个伙伴了。

    杨晓清不懂,所以才不安。

    苏慕岩笑着:“嫂子,你不要担心。我们先试试看嘛。我保证我们肯定只赚钱不亏本的。”

    第二天,签合同时,苏慕岩就和钟利军将所有的事情都开诚布公地说明。

    比如,在县城卖馄饨是四分钱一个,在市里就规定价格五分钱一个。

    比如,一次馄饨卖下来,除去作料、面粉、肉类、运输费等,利润二人四六分,钟利军四,苏慕岩六。

    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写的明明白白,钟利军想到的想不到的,苏慕岩都给加上去了。钟利军不得不佩服苏慕岩的脑子太好使了,人也精。同时暗自肯定,自己寻找苏慕岩这个合作伙伴,再合适不过。

    合同刚一签订,钟利军便说先订一百碗试试水,一百碗大约是一千二百个馄饨,后天他来运过去市里卖卖看。

    “一千二百个馄饨?”杨晓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之八十年代好媳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珍珠白玉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珍珠白玉骨并收藏重生之八十年代好媳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