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地方的守备力量可以集中在宁古塔一处,对海参崴和兴凯湖的影响尤为明显,海参崴这个天然良港不再只是军事区,也可以设置行政区,进行大力开拓。

    而社团的影响范围深入到了松花江的大曲折处,这里有很多的女真、蒙古部落,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牲畜和毛皮,将畜牧产品引入到永宁城。

    既然宁古塔的地位如此重要,社团也就不会吝啬在这块土地上投入资源,而宁古塔也正式被划入了永宁行政长官区中的军事守备区,在李明勋制定的计划中,宁古塔周边与东虏关系密切的部落全部强制迁徙到海参崴和永宁城,反抗者全族为奴,而宁古塔则完全作为一个军事区域。

    因为东虏在宁古塔的防御设施没有什么值得保留的地方,所以社团拆毁宁古塔旧城,搬到海兰河与牡丹江交界的地方(牡丹江市)重建新城,新城规划为一个五角棱堡。

    五角棱堡的设计出自社团从澳门招募的雇员,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名为何良焘,这在后世的明末小说中可是一位名人,何良焘年轻的时候在澳门讨生活,一直在卜加劳铸炮厂工作,葡萄牙人因为荷兰舰队入侵,大规模修筑炮台要塞,因为要与华人工匠打交道,何良焘就被选中,随后,澳门修筑了八座要塞、炮台,何良焘参与其中,是少数几个既懂铸炮又懂棱堡的人才。

    这等人才自然不会被埋没,无论是在东南剿灭海盗,还是北上对决东虏,何良焘参与,后来在卢象升麾下赞画,却因为卢象升的阵亡而流离,在被社团招募之后,主动要求到永宁城,参与对东虏的战争,是忠义之辈。

    如今何良焘是社团少数几个大匠,对海参崴要塞的改良上初试牛刀,如今自己设计建造堡垒,何良焘倾注了心力。

章节目录

明末之七海腾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且看昨日风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且看昨日风华并收藏明末之七海腾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