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分道扬镳(第二更)

    入夜之后,宛城四门仍然开放,因为城内城外都是黄巾军自家的大营,所以没有宵禁,也未曾关闭城门。

    城内还有许多地方灯火通明,隐约有吵闹之声传来,城门之处的卫兵们也都心不在焉,有坐在墙根睡觉的,有围成一堆喝酒的。

    将近三更,东城门的一个卫兵喝了许多酒,正在城墙根,痛快地方便着。突然,一个黑影从后面扑了上去,竟然用匕首割断了他的喉管,卫兵挣扎了几下,就轰然倒地。

    尸体倒地的声音,惊动了另外几个等他回来的伙伴,有人打着火把,想看个究竟,却只见到火光找到的地方出现了许多黑影,手中拿着各式兵器,冲了过来。

    “敌袭……”还未等他喊完,却有一支羽箭射中他的胸口。紧接着黑影们都冲到了亮处,竟是许多黄巾军打扮的人,只不过是把绑在头上的黄色方巾,系在了左臂。

    “你们要干什么?”一个守城门的小头目就要喝阻对方。

    “干什么?造反呀!”一个黄巾将领出现在他面前,小头目认识此人,正是义军几个大头领之一的赵弘。

    赵弘一刀插入小头目的腹部,然后抬脚将其踹倒,一挥手中钢刀,“弟兄们,给我杀,杀死张曼成的,赏黄金百两!”

    就在这时,城门洞里突兀地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这是有敌人来袭的警报!

    赵弘的部下被重赏刺激的嗷嗷叫,争先恐后地杀入城内,吹响号角的卫兵也被乱刀砍倒。

    类似的场景,在宛城的四门同时上演,一队队的叛军都左臂系黄巾,向白天还是战友,还在并肩作战的袍泽挥舞了屠刀。

    叛军们蜂拥入城,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除了门口那些卫兵,街道上就只有一些喝醉的黄巾军兵士,而张曼成的黄巾精兵们是一个也没有看到。

    赵弘、韩忠、孙夏很快就率领手下在太守府门前会合,他们从不同方向的城门杀入,碰到的场景却是一样,一路上根本没有见到多少张曼成的部下。

    三个人都脸色都不好看,张曼成果然不简单啊,竟然预料到了自己三人会反叛之事,就是不知道他带着他的黄巾精兵躲到哪里去了?

    就在这时,有人眼尖,大声喊道:“三位将军,快看,城外起火了。”

    三人连忙站到高处观望,果然城外火光冲天,还传来了喊杀之声,看方向像是赵弘的大营。

    “坏了,张曼成这个老狐狸,他把我们骗进城,自己却去偷袭我们的大营,快快回营,大营中还有许多粮草和抢来的财物呢,我可只留了三千人守营。”赵弘激动地喊道。

    三个人连忙率领大军想要出城,却听见四周的街巷中传来了喊杀声,有手下来报,张曼成的心腹廖化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带着几千黄巾精兵,正在封堵四门。

    “果然中计了,快,他这是要瓮中捉鳖,众将士随我从东门杀出。”赵弘高举钢刀,带头扑向东门。

    到得东门口,却见乱做一团,大队的黄巾精兵堵住了城门,前面跑来的叛军都被砍倒在地,带队的果然是张曼成的心腹大将廖化。“赵将军,你们果然背叛了大头领,奉大头领将令,捉拿你们这些反叛!”

    赵弘和他也没什么好解释的,带人冲向城门,双方混战成一团,城门已经关闭,城门洞外到处都是厮杀的身影。

    城门洞狭窄,空间有限,廖化带的都是黄巾精兵,战斗力远高于赵弘的手下,一时半会,无法突破。

    赵弘无奈只能转赴北门,廖化被叛军所阻,也无法阻止。

    结果北门也是同样,张曼成的部下关闭了城门,堵住了城门洞,死战不退。虽然只有千余人,可是空间狭窄,叛军的正面也只有几百人宽。

    赵弘已经能够听到城外的喊杀声和战鼓声由远而近,说明张曼成已经攻破他的大营,正在杀回宛城的路上了。

    一旦等到张曼成的大军回城,自己可就真的变成瓮中之鳖了。

    赵弘只能再换西城门试试,也许是天不灭赵弘,等他率军到达西门之时,却发现封堵西门的张曼成军的首领竟然是孙仲,这可是他在张曼成军中埋下的棋子。

    果然,孙仲见赵弘等人到来,举刀劈翻了身旁的几个黄巾精兵,打开了城门,“赵将军,快从西门出城,你们中计了。”

    赵弘千恩万谢,率领手下夺门而出。

    等到张曼成率领大军回到宛城之时,赵弘、韩忠等人早已带着部下从西门逃出生天,直接撤往博望。

    廖化虽然奋力杀敌,可惜兵少,又有孙仲叛变帮助赵弘,所以没法留下赵弘、韩忠等人。

    张曼成意欲追击,唐周劝阻了他。“曼成师兄,赵弘等人虽丢了大营,不过主力损失不大。我军虽然都是精锐,可是他们人数太多,而且在周围各县,也多有部属。”

    “此次没能毕其功于一役,已经再无可能消灭他们了。为今之计,趁南阳汉军新败,中央官军主力的注意力又都在颍川、冀州等地的义军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是奉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连老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连老黄并收藏我是奉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