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tú shā不从的汉人太狠了,直杀的人口十去其八,无论毛文龙怎么想要快速恢复旅顺,但没有人口是绝难实现再次振兴。

    中原人口密度过大,百姓无地而流离失所,但故土难离,百姓不愿意搬迁,二来建奴猖乱,辽东就是死地,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来,所以,人口成为了毛文龙发展旅顺的最大阻碍。

    到哪里去获得足够的人口这已经成为了当下之急。

    但真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坐镇皮岛的王洪亮给毛文龙送来了一个消息,埋伏在辽西的锦衣卫探子禀报,辽西十三山起义失败了,大批难民被困辽西无处可逃,看看毛文龙是不是用一批战船接纳一些过来。

    毛文龙立刻眼睛就红了,因为前世的毛文龙就是锦州义县人,而十三山起义的百姓,正是自己几百年前的老乡,老乡有难,怎么不救?

    于是毛文龙亲自带领二百条大小战船,从旅顺浮海直奔锦州,救援十三山失败落难的百姓。

    天启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后金军渡过辽河进攻广宁,辽河以西的人民纷纷逃人深山之中,躲避后金军的抢掠烧杀。

    努尔哈赤在辽西得手之后,决定迁移锦州百姓到辽河以东的辽阳,迁移义州的百姓到辽河以东的盖州、威宁营。

    锦州和义州的百姓不愿迁徙做奴隶,又有一些人逃奔深山之中。这样,先后逃到十三山山城{锦县城东}的有四万余人,逃到前寺山的万余人,逃到查角山的有四万余人,此外还有人聚集在义州城南的戚家堡,锦州城南的双堡、十官屯等地。以上这些人拒不归降后金,他们在总领导rén dà侠杨三的指导下,拼死抵抗后金军的进攻。

    当时佟养性率后金军前来进攻,先后杀害起义者五六百人,但仍无法清剿起义者。

    后来起义者内部发生纷争,混入暴动者队伍中的毕麻子火并了起义军。九月十六日,十三山起义被后金军扑灭,毕麻子仅仅带着两个贴身心腹二人逃人关内。?

    辽东地区汉民反抗后金bào zhèng的武装暴动,先是由于经抚不和,得不到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武装支援;后来由于新经略王在晋、高第实行消极防御的龟缩政策,得不到王在晋和高第的武装支持;有作为的辽东经略孙承宗在十三山坚持苦斗时,又因朝廷掣肘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总之,明廷的辽东大员没有一个人给辽东汉民的武装暴动以切实支持,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暴动的百姓被tú shā殆尽。

    现在是六爱,月,毕麻子火拼了杨三的悲剧已经发生,毕麻子还没逃跑,还在坚持,但已经是大势已去离这败亡不远了,现在去救那些百姓还来得及。

    好,辽西的百姓你们都不救,那么就由我来救。于是,怀揣着一份老乡情结,毛文龙急匆匆亲自带两千人马,驾驶所有能动用的船只二百浮海救援。

    月黑风高,风大浪急,整个船队在艰难前行,也不知道行了多远,已经慢慢习惯了海上风浪的毛文龙心焦的手扒着船舷极目向北张望,他希望能尽快见到陆地,能够尽快的将乡亲们救援出来。

    正在他眼睛都瞪的发酸的时候,桅杆上的瞭望突然朝着下面大喊通报:“前面有一座岛屿,上面有灯塔。”

    揉了揉眼睛,果然看到水天一色之间,黑黝黝中有一点微弱的灯光若隐若现,毛文龙立刻扭头问船长老把式那是什么地方。

    这个老船长就低头默算了一下,再看了看手中的罗盘,最终肯定的道:“大帅,前面是笔架山,锦州到了。”

    总算是到了,毛文龙的眼泪差点出来,感觉上自己离自己的根越来越近,但心情却更加焦急,于是连连催促。所有的船夫就一起奋力摇桨,老船长紧张的调整风帆角度,大船就带着归心似箭的毛文龙如飞冲向笔架山岛。

    笔架山不大,能停靠舟船的地方更小,毛文龙却不管,他的大船第一个靠上去,也不等跳板放稳,就第一个冲上了海岸,然后双脚踏上土地的一瞬间,止不住心潮澎湃,虽然这里离着自己的生长之地还有百多里,但一股家乡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闻着海风里的泥土气息,竟然是那么的香甜甘美。

    正在毛文龙感受家乡故土气息的时候,王强突然大吼一声:“谁?出来。”

    随着他的一声断喝,黑暗里静了一下,转而一个带着哭音的声音响起来回应:“是汉人吗?是大明王师吗?”

    毛文龙赶紧紧走几步上去观察,就看见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身上仅有麻袋半条,拄着一根木棍正惊慌失措的看着自己。

    毛文龙就拉住了他的手:“老人家,我是汉人,我是大明东江镇毛文龙,我来接您们来啦。”

    这个老人就死劲的揉着眼睛,拉起毛文龙的衣角,仔细的辨认了一番之后,转过身,对着黑暗里声嘶力竭的大喊:“乡亲们,王师来啦,王师来接我们啦,乡亲们啊,我们有救啦——”

    随着他的喊声,一群黑亚亚的百姓在黑暗里走了出来,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容颜枯槁,没有欢呼也没有话语,就那么走过来,默默的围住了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都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奔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奔叔并收藏大明都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