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汉代之后,基本上没有哪朝那一代的皇帝这个干过,太没下限了。

    可是梁梦龙不知道自己家的这位皇帝在想什么,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为皇帝基本上也没下限,尤其是在他看到大明的官员丝毫没有下限之后,他的下限也不见了。

    节操是什么?早就丢了,不见了,谁捡到了,还给我。

    从孔家各种投降,谁当权就拍谁马屁的作风上就能看出来,儒家其实真的没什么下限。当官的这些人,那就更没下限了。

    亲政这几年,朱翊钧对这一点更是感触颇深。

    梁梦龙不知道自己家的天子在想什么,琢磨了半天,他觉得提高工匠的地位,估计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后果,工匠还能当官不成?

    沉吟了片刻,梁梦龙心里面就有了决断,躬身说道:“陛下圣明烛照,此议大善。”

    听了梁梦龙的话,朱翊钧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大笑着说道:“好好,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朕就着爱卿去办理,按照爱卿所奏,先从军匠开始。”

    “军匠则先从军改之地开始,爱卿一定要尽心。”

    梁梦龙连忙躬身道:“是,陛下,臣定然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

    看着梁梦龙离开的背影,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自从自己穿越而来,到今年已经十五年了。十年潜伏培养人手,五年小心翼翼的试探布局,今天终于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成与不成,在此一搏了!”朱翊钧面容严肃的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的京城可以说是多事之秋,原本过完年还好好的,可是自从法纪司开始抓人,事情就开始变得乱套了。

    贪污八十贯以上判处绞刑,皇上要严行大明律,百官惊慌失措。

    内阁出了修改大明律的提议,事情也就导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刚开始是争吵,是上书,可是随着局面的僵持,事情开始向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而去了。

    朝廷和民间突然出现了一种论调,那就是“时移世易,世上无万世不宜之法。”,看起来是为修改大明律做注脚,可是这种思想扩散之快,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心学门人开始大肆鼓吹这种说法,一时间民间官场,全都在说这个。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就是心学门人,前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也是心学门人,一时间局势变得更为混乱了。

    在这个时候,在京城之地,一个并不是很大的心学门派诞生了。

    这个门派脱胎于心学的泰州学派,创始人是李贽,人数并不多,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力。可是大明律的事情闹腾起来,他们仿佛猛然间就出现了一样。

    他们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大肆抨击理学,倡导与百姓同欲,人人生而有欲,此乃天理,譬如不食会饿,不喝会渴,皆为人之**。

    在政治主张是上,他们倡导知行合一,躬行于百姓之间。

    行走于阡陌之间,为百姓做实事,反对高高在上的形式主义,倡导四民皆本,行业无分高低。人之高地,当以修养和行为来断定,而不是以所从事之职业。

    倡导劳动光荣,我之酬劳供养父母妻子,当被人尊重。

    对于勋贵勋戚,他们倡导贵族荣耀,凡勋贵勋戚,当有贵族之准则,残害生民百姓,当鄙视之。对官员,他们倡导清廉自守,倡导富民强军。

    官员不应该坐在衙门里面,应该行走于阡陌,与百姓躬耕。

    对于个人,他们倡导人无完人,要正视的缺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学会知人善任,谦虚谨慎,学会向别人请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是普通的匠人,也可以唯吾师。

    整个学派出现的很突兀,倡导的思想也很激烈,从四民皆本到倡导人欲,从倡导时移世易到躬行合一,从倡导明鬼到天志,这一学派一出来,瞬间就震撼了不少人。

    因为这个学派虽然打着心学的旗号,可是很多地方都和心学背道而驰。

    比如明鬼和天志,那都是墨家的思想,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法家的思想,倡导的人欲说,则是荀子流派的思想。

    整个学派杂糅了儒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且选取的是儒家荀子学派的思想,高举的是公羊春秋的大复仇思想,打着的是开宗明义正本清源的旗号。

    从诞生之初,这个学派就一副要把理学扫到垃圾堆的架势。

    虽然心学和理学一直都在争论,甚至不乏相互镇压的情况,可是最近这些年,心学和理学也算是相安无事,这样高举大旗的情况,当真是少见啊!

    当然了,学说一出来,自然被无数人斥责人异端。

    不少人鼓噪着到衙门告状,可是朝廷上下对这件事情全都缄默了,没一个人开口。外面的人不知道,可是朝廷里面的主要大臣都很清楚。

    那个李贽是公务员学堂的先生,公务员学堂是什么地方?

    那里是皇上的地方,可以说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现在这个李贽跳了出来,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万历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橘白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橘白衫并收藏万历驾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