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的大人们做私活。在后世加班不给加班费的一大把,何况这个时代。

    这就导致了工匠的逃跑,甚至给大户人家做仆役,也不愿意为匠籍。到了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开始对轮班匠实行输银代役制度。

    世宗嘉靖四十一年,普遍实行“匠班银”制,不会匠户当班。

    这个制度看起来很美好,可是它的作用并不是预想的那个样子,匠班银大部分被揣进了腰包,但是干活还是得干。

    现在朝廷改军制,废除军户,那么匠籍也该解绑了。

    梁梦龙听到朱翊钧要废除匠籍,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并不诧异。皇上连军户都要废掉,何况区区匠籍,不过这件事情从哪里入手,这才是梁梦龙考虑的事情。

    反对的想法梁梦龙根本就没有,他不是那样的人。

    梁梦龙虽然是文官,但是久在边镇,加上性格的原因,使得他颇有些雷厉风行的性格。在他看来,皇上要废除匠籍,那就废除。

    只不过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梁梦龙也有自己的担心啊!

    工匠的身份虽然不高,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官这么多年,工匠被欺压的事情,梁梦龙见的多了,工匠被挖走的事情,他也见的多了。

    尤其是这些年,各地的富商巨贾,有门路之人,全都朝这些匠人伸了手。

    在梁梦龙看来,这些匠人都是朝廷的宝贝,一旦开放了匠籍,匠人的流失就不可不免。大明承受不起这些匠人的流失,一旦匠人都跑了,活谁干。

    匠人活的这么辛苦,一旦开放了匠籍,即便是没人雇佣,匠人自己都先跑了。

    甚至害怕皇上反悔,说不定跑到什么地方去。到时候朝廷想找都找不回来,这是大明百多年积攒的匠人,在培养可就难了。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梁梦龙却思虑了很多。开放匠籍可以,但是绝对不能骤然开放,否则朝廷受不了。

    “陛下想如何做?”梁梦龙看着朱翊钧,开口问道。

    “开放匠籍之事,工部牵扯最深,朕想与爱卿商议一下,先拿一个章程出来,然后在交付内阁议处。”朱翊钧看着梁梦龙:“朕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工部虽然在六部之中不被重视,但是工部的职责却非常的繁重,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与工匠牵扯最深的,那就是工部了。

    梁梦龙也知道这件事情工部躲不过去,既然皇上想知道自己怎么想的,那就索性直说了。沉吟了片刻,梁梦龙开口说道:“臣有些想法,请陛下斧正。”

    “爱卿但讲无妨!”朱翊钧点了点头,做倾听状。

    梁梦龙沉声说道:“臣以为开放匠籍是好事情,工匠受到工官把头的管制盘剥,常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躲避。”

    “这已经不是小事情了,臣在蓟辽之时,工部送去的火铳,十有三四不合格。”

    “每一次排练,皆有火铳炸膛之事发生,使得士卒不喜火铳,直到万历五年之后才好一些。军中不得不自行以工匠铸造兵器,靡费甚多。”

    “这里面虽然有官员中饱私囊,贪污银两,但是也有工匠不尽心的原因。”

    “是以开放匠籍,以银钱雇佣工匠,是好事情。”梁梦龙先表达了自己对朱翊钧政策的拥护,甚至连原因都说了一遍。

    以此表明自己并不是一味的附和,而是真的觉得皇上的想法很好。

    朱翊钧看着梁梦龙,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些从底层一步一步杀上来的官员,当真是没有一个白给的。比起那些词臣,手腕不知道高多少。

    想想后世也就能理解了,从地方一直杀到中央,何其难。

    即便是上面有人,可是官场这种地方,不是你有人就能行的。不是那块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给装口袋里面了。

    到时候别说前程,官职都得丢了,没能力奸臣都干不好。

    比如严嵩之流,在首辅的位置上做了那么久,如果说他只会拍皇上马屁,没什么能力,朱翊钧是不相信的。在比如著名的和珅,谁敢说和珅没才能。

    梁梦龙看似鹰派,可是这心思也当真是细腻。

    这是生怕接下来的话让自己不高兴,在这里做铺垫。

    朱翊钧虽然很想告诉梁梦龙,你但讲无妨,朕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可是朱翊钧也知道,他不能开这个口,只能听着梁梦龙在那里说。

    似乎觉得差不多了,梁梦龙这才开口说道:“臣赞同陛下开匠籍之议。”

    “臣觉得这匠籍应该由军匠先开,一来军匠随军,地位重要,先开军匠匠籍,可以彰显陛下对其重视之心。二来军匠随军,以钱粮雇佣,可以安其心,使其安心随军。”

    虽然梁梦龙说的好听,可是朱翊钧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军匠随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万历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橘白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橘白衫并收藏万历驾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