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案摆好,晋王带着众人跪地,王锡爵宣读圣旨。

    圣旨的内容倒是不复杂,就是与晋王相商开藩禁之事。接了圣旨之后,王锡爵一行人就入住了晋王府,第一天什么事情都没谈,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盛大的迎接仪式上。

    接风洗尘的宴会一直持续到了很晚,王府还安排了侍寝的侍女。

    总之就是一句话,吃好玩好睡好,只不过无论是王锡爵还是宗申吃喝都行,侍寝的女人就没要。要说吃喝是应有之意,接受侍女就有些过了。

    大臣结交藩王是大忌,这种犯忌讳的事情,两个人也不傻,自然不会干。

    到了第二天,终于开始谈正事了,只不过几个人分开谈,王锡爵去见晋王和老王妃。宗申去见王府属官,张朝则是去见王府的管事太监。

    三个人分三个方向击破,玩的就是一波流。

    反正王锡爵是没打算给晋王府机会,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这一次我就不是和你商量的,我就是来牵你走的。

    在晋王府的会客厅里面,王锡爵坐在侧坐,笑眯眯的喝着茶。

    主座上,晋王朱敏淳面沉如水的喝着茶,在他的身边,老王妃李氏则是在打量着王锡爵。事实上这位大明的内阁大学士,年纪真的很小。

    申时行、余有丁和王锡爵三个人一榜状元、榜眼和探花皆入阁的事情,即便是身在太原的老王妃李氏也有所耳闻了。

    这是大明立国以来从来未有之事,想让人不震惊都难。

    在这三个人之中,余有丁年纪最大,王锡爵次之,反而是身为首辅的申时行最小。不过王锡爵虽然比申时行大,可是也不过大一岁而已。

    五十三岁的王锡爵,保养的很好,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坐在那里看着真的很年轻。

    可是没人敢小瞧这位内阁大学士,敢以开藩禁这一点为施政举措,可见其野心。关键是他还入了宫里那位的法眼,这就更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晋王府现在被王锡爵拎出来,老王妃李氏就更不敢怠慢了。

    “王阁老,这一次开藩禁,不知道朝廷准备怎么行事?”老王妃李氏看着王锡爵,开口问道。

    虽然称呼上是老王妃,可是真的论起来,她的年纪并不大,今年也不过三十六岁。坐在那里别有一番风韵,只不过王锡爵对此视而不见,连头都不敢抬。

    事实上就是不敢抬,王锡爵现在也得加倍小心。

    如果这位晋王妃放得下脸撒泼,弄出一个自己失仪的罪名,那自己就完蛋了。调戏已故晋王的王妃,这盆脏水泼上就拿不下去。

    无论皇上如何力挺自己,自己都得回家,什么开藩禁,什么理想,全都完蛋。

    所以王锡爵礼仪做的很到位,语气也很平和,他的态度就是和平协商,要是刺激到了晋王府,真的与自己玩同归于尽,那就真的完蛋了。

    “回王妃,这一次开藩禁,是朝廷商议的,也奏请了皇上。”

    “朝廷的意思是将晋王府一脉迁回到京城,在太原的产业和田地,可以留人打理,也可以兑换为京城的田地和产业。”

    “为了安顿晋王一脉,皇上愿意拿出皇庄的土地来安顿。”

    事实上朱翊钧的皇庄很大,只不过现在的朱翊钧已经过了依赖皇庄出产弄钱的阶段了,把皇庄的土地脱手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以皇庄的土地置换藩王的土地,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

    另外就是京城内外有很多的官田,也可以用来安置他们。

    新作物开始推广,粮食必然会大收,接下来的几年或者十几年,土地的价格绝对会下跌的很厉害。除非人口暴增,土地的价格才会涨回来。

    可是朱翊钧很有信心,十几年后大明的百姓绝对不再是土里刨食。

    听了王锡爵的话,老王妃李氏微微一愣,倒不是因为她不满意,而是这个条件给的太好了吧?迟疑的看着王锡爵,李氏开口问道:“此言当真?”

    一边的晋王朱敏淳也抬起了头,宫里的那位居然愿意用皇庄来换自己的太原的田地?

    那可是皇庄的田地,要知道皇庄的土地,那就没一块是荒芜的土地,全都是上好的良田,岂是太原这边的土地能比的?

    “当然!”王锡爵笑着说道:“陛下金口玉言,怎么会是假的呢?”

    事实上朱翊钧准备拿到晋王府的土地之后就卖了,至于卖给谁,当然是那些晋商。反正他们爱囤地,那就让他们屯好了。

    趁着现在把这些地变现才是王道,把土地留在手里面,呵呵,迟早有他们后悔那一天。

    “不过这兑换比例可不是一亩换一亩,而是三亩换一亩。”王锡爵又补充了一句说道:“这可是陛下对晋王府的照顾。”

    “要知道陛下的皇庄也有限,天下的宗亲这么多,一旦皇庄分完了,那就只能用官田了。”

    这也是王锡爵想出来的损招,先到先得,过期不候。

    这个倒是没有出乎老王妃的预料,三亩换一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万历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橘白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橘白衫并收藏万历驾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