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此子叫冯永,字明文,乃是高人子弟。”

    说着他指了指前方,“就如张使者看到的眼前这般美景,亦多是由他所赐。”

    张温惊讶地问道,“丞相此话何意?据外臣所知,这都江堰乃是丞相使人修整,这才重新垦出这片宝地。”

    “我所说的,不是这地,而是这麦子。”

    诸葛亮笑笑,“张使者看不出来,这麦子与别地有何不同吗?”

    “江东多是种粟和稻,麦子虽在江边也有种植,但听说那麦饭难以下咽,故温倒从未关心过此物,还请丞相给温解惑。”

    张温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麦饭难以下咽,可是我观张使者吃那蒸馍时,可是连称好吃呢。”

    “蒸馍?”张温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地指了指眼前的麦子,“难不成”

    诸葛亮颔首,“不错,那蒸馍正是由麦子脱了壳子,再磨成粉而做。”

    “粟平年一亩能收二石,稻一亩收一石多,张使者可知这麦子一亩能收多少?”

    诸葛亮卖了个关子。

    “不知。”

    “北方所种之麦,一亩得二石多一些,比种粟还要多收一些。而此处之麦,”诸葛亮呵呵一笑,脸上却再也掩不住笑容,“一亩少说也能得两石半,泰半能得三石。”

    两石半就是大熟之年,三石那就是大丰收,而且是年年大丰收!

    想到蒋琬所说的话,诸葛亮脸上的笑意就再也下不去。

    张温惊呆了。

    虽然江东麦子种得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知道一亩得粮三石是什么概念。

    而且最关键的是,麦饭难吃,可是蜀人拿麦子做出来的蒸馍却是松软可口。

    这种产量高,又好吃的粮食,不多种那不是傻子?

    这么说来,蜀地一亩产粮,当得江东两亩?

    张温有些呆滞地看了一眼诸葛亮,有些哆嗦地指着麦子,不可置信地问道,“丞相亩产三石?”

    诸葛亮点头,对着他肯定地说道,“三石。”

    张温顾不得仪态,冲下了地头,扶起麦穗,有些痴痴地看着。

    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江东就没有?

章节目录

蜀汉之庄稼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甲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甲青并收藏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